在爱情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2022-04-22 23:30:0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爱情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欢迎阅读!
波里,水草,甘心,爱情



在爱情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徐志摩曾经说过,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在这里笔者并不是要先验地套用这句话来理解《再别康桥》,只是在重读《再别康桥》后确实感到两者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19228月徐志摩离英返国前夕曾作《康桥再会吧》,从题目上来看会吧再别似乎都是作别,但再会吧正如诗本身所写的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我含笑归来/再见吧,我爱的康桥!①强调的是再见到,再回来,而且是含笑归来。然而在《再别康桥》中再别是再一次的作别,没有含笑的高歌,没有爽朗相约重逢的誓言,有的只是寻梦过后,对往昔撒落在康桥的美好的作别。不管怎样的轻轻或是悄悄都是不舍与留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自己的到来与离去都是这么的渺小,轻轻地害怕吵醒康桥的宁静。他只能轻轻的来去,唯恐吵醒了尘封的誓言。当再别康桥时,虽是唯恐,但见证着康桥依旧,徐志摩又怎会不记得曾经的豪言壮语,而此时早已物是人非。



在故地重游时,不管曾经康桥是怎样教徐志摩睁眼,怎样拨动其求知欲,样胚胎其自我意识的,物是人非,而最能长久地留在心中永不褪色的是爱情——初恋和那见证爱情的自然。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河畔的青柳,因为夕阳,更是因为徐志摩着上了亮丽的金色,新娘不仅是眼前的幻影,更是心中的渴望。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康河的美景和那份永远处于追求之中的爱情相互映证着,并一直处于诗人心中。当再别时,这样的意象自然一下涌上心头,这里的新娘就是当年的穿上礼服的娇美容颜,而不是其他,因为他将往,新娘自然依依。在这里新娘已经不简单的是一修饰,一青柳的拟人化,同样也是徐志摩把心里的她物态化的一个过程,这是在满心恋恋与不舍的心态下,才会出现的显现眼前之物皆是的情景。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有美艳的娇娘在侧,怎叫徐志摩心中不荡漾沉醉。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油油一词似娇娘的臂膀在柔柔地挥动,这是爱的呼唤吗?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在康河的柔波里毋宁说是在爱情的柔波里爱情的怀抱里,徐志摩宁愿沉醉在爱情里,哪怕是俘虏。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爱情让人变成诗人,是徐志摩用爱情的五彩斑斓把清泉变成了彩虹。彩虹固然美丽,雨过天晴,美好却也短暂,只有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只有在中一切才是完满的,才可以把像彩虹一样五彩斑斓却又转瞬即逝的爱情永远地留住。只有在里,爱情理想的生活方式才是完满的。其实诗人轻轻的来去康桥又何尝不是一个梦呢?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寻梦?诗人在回味曾经撒落在康河上与爱人畅游的身影。想到能与这样一个内外皆美,不仅能满足其对爱情的理想又能满足其求知欲的可心之人在有灵性的自然中漫溯,这样的和谐、畅快,样的喜悦怎能不叫人放歌,于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虽喜悦于往事之中,但他怎能放歌呢?歌声会把美梦吵醒,一放歌就又回到了现实。一个字承启的却是陡然不同的心境。无论怎样的悄悄都带着离别的悲哀。宁静之中的笙箫,那是离别,中国古代诗歌里万般的离愁别绪都被之声吹出来了。看吧!连夏虫也在为他沉默,这样的沉默是暗藏了多大的力量啊!然而,他的爱总是要在这里退场,曾经怎样的浪漫与柔情,都悲在离别里,带走的是梦,带不走的是那永远过去的存在。物是,而此刻一过,又已是人非。沉默而不再是信誓旦旦。沉默是悲伤,是无奈,是不忍打破宁静,还是无言以歌?沉默是此刻最好的表达。此时无声胜有声,也不过如此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悄悄的我走了走得那么无声无息,为徐志摩真的很留恋,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把整个梦都装在了心里,这不是遗忘,只是为了更好、更鲜活地记得。



行文至此,对于徐志摩的那个,熟悉诗人或不熟悉诗人的都知道,是林徽因。然而在这里,笔者认为这里的不全然是林徽因,还有让徐志摩迷恋的爱情本身。因为从始至终,对于林徽因的爱,他都处于一种不断追求,可望而不可及,或者正如彩虹般降临却又转瞬即逝的状态中。有着少女的情怀,又有着美丽与无穷智慧遐想的林徽因,在徐志摩的眼中,她就是理想的知己与爱人。



当数年后,再别记载了两人无数欢声笑语的康桥时,林徽因早已嫁做他人妇,而徐志摩也已有了新欢而这又是怎样的新欢呢?徐志摩这样地记载了自己的心境: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里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却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上串演不自在的‘腐’戏。我想在霜浓月澹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着人们到涂蜡的跳舞厅去艳羡仕女们发金光的鞋袜。②此刻的新欢也已是他不得不咽下的苦果,于是这种种的对比与距离愈加增添了林徽因在徐志摩心里的美妙,却也是触景伤情,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感伤,爱情在求之不得时往往会美得让人心痛!



爱情可以成就诗人,同样美丽的自然风景也有促成之效。面对美丽的风景,谁都会有融入其中、永远地生活在其中的愿望与冲动,更何况是徐志摩这样纯粹的诗人。或者可以说康桥的美景见证了徐志摩对爱情的追求,而他对康桥的情怀也如同他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向往一种纯粹与和谐。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与陆小曼生活的不和谐,对于一个向往纯粹与和谐的诗人来说,会带给他怎样的痛感!而康桥就在眼前,康河就在身侧时,遥想那浸落在康河柔波里与林徽因心灵的和谐恋曲又怎不倍增其美好,倍增其思念,当要离别时也就倍增留恋与不舍了。恋夕阳中的新娘,不舍康河的风光。



再次读罢,诗中传统的离别主题、杨柳、笙箫、云彩等意象和起承转合的章




法,叠字、双声、叠韵、顶真、回环的运用,都暗合了中国人从古典诗歌那里习得的欣赏习惯,同时诗中也借用了西方诗歌的勾连押韵等,而诗歌音乐、建筑、绘画三美统筹于内在情绪的完美结合,显现了一种内在的和谐。有着这样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调动,在徐志摩对夕阳中新娘的留恋与康河风光的不舍中,谁不愿如他一般在爱情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注释:

①《徐志摩诗全编》,顾永棣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7页。

②《徐志摩全集补编·4日记、书信集》,徐志摩著,上海书店,1994年,第10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851934ff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