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之酒品、酒德

2022-03-29 23:4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酒文化之酒品、酒德》,欢迎阅读!
酒文化

酒文化之酒品、酒德的介绍、分析



本文概要:酒品既是酒德,是指人们酒后表现出来的品德特性。通常被认为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极大的放松了神经系统,将平常不易表现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的情况。酒品和人品一样,有种种的类型。但人品可以说是一人一品,而酒品却可以大致的归纳为几类。也许就是因为酒品,一般是在醉酒状态下才表现出来的,所以酒品基本上不具有隐蔽性,容易呈现出一个人性格特点的另一面,更容易划分和归类。

酒品既是酒德,是指人们酒后表现出来的品德特性。通常被认为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极大的放松了神经系统,将平常不易表现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的情况。酒品和人品一样,有种种的类型。但人品可以说是一人一品,而酒品却可以大致的归纳为几类。也许就是因为酒品,一般是在醉酒状态下才表现出来的,所以酒品基本上不具有隐蔽性,容易呈现出一个人性格特点的另一面,更容易划分和归类。

酒品之一,滔滔不绝的演说者。

此等酒公在生活中并不一定言多,但只要三杯两盏下肚,就开始滔滔不绝。整个酒桌以他为中心,他和谁都是朋友,不管天文还是地理,不管古今还是中外,只要别人说到的事,他一定知道,而且知道得很详细。并且,偶尔还会对某人予以评判。此等酒公酒品人品都还算不错,充其量是一个好事者,最大的优点或者说缺点就是喜欢探秘,但绝对不会因秘害人。对他来说只是好奇,说过忘过。

酒品之二,逢人必敬酒者。

此等酒公,只要腹中酒量达到一定数量,就会拿起酒杯给谁都敬酒。拿着个酒杯让谁喝谁就得喝,不喝就是不给面子,看不起。不过此等酒公最大的优点就是你喝的多少他不管,关键是喝不喝,这样的酒公好对付。此等酒公酒品人品也算不错,到底就是一个面子。不过此等酒公视面子如生命,假如没面子,在现实常常会一鸣惊,但此等酒公可以交之,弄不好还能够成为知己。


酒品之三,借酒撒泼耍赖者。

此等酒公,当酒精作用神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变得暴戾和无常,借着酒劲稍有不顺就会出言不逊,甚至借着酒劲制造暴力事件。此等酒公酒品极差,人品也不敢恭维,在生活中最好敬而远之,能远之即远之,千万别引火烧身。

酒品之四,只说不喝者。

此等酒公坐在酒桌之中,拿着个酒杯,不管你怎么说,杯中之酒就是不下,几轮下来,别人都面红耳赤了,只有他还依然如故。此等酒公只能说没有酒品,人品下之。与此等酒公相处你得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稍不慎就会被此公卖了还得帮人家数钱。如此心计叵测之人远之恶之。

酒品之五,只喝不言者。

此等酒公通常酒量还可以,在酒场上,以喝为主,话很少,而且是越喝越少,到最后一切尽在酒中。此等酒公乃酒品人品皆属上乘者。此等人人品都比较忠厚,性格诚实,可信度高。是绝对可交之人,而且很可能成为人生知己。

酒品之六,喝了蒙头大睡者。

此等酒公,一般酒量都很大,经常会喝的酩酊大醉,只要一上酒桌,一般都会喝多。此等酒公酒品可以说不错,人品也居中上,人气指数可嘉,性格沉稳,属可交之友范畴。

酒品之七,滴酒不沾者。

此等酒公,应说此等人通常巧舌如簧,而且性格诡异,与之相处总是让人有点他是主人的感觉,总觉得不踏实。此等人通常以不能喝酒为由坦然处之的静观酒场风,独自欣赏众人酒态。此等人酒品不佳,人品不可恭维,应该下之远之恶之。与此等人相处得千万小心,多几个心眼。




以上酒品之说仅为作者一家之言,对错尚待商榷,各位千万别对号入座,权当一笑料矣。

戏谈古人酒品

国人对酒情有独钟,古今因酒而留下的佳话佳句数不胜数,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人的酒品如何。有“斗酒十千恣欢谑”的诗仙李白,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情壮志倾倒了古今多少仁人志士,也能推测出李白的酒品应该是豪爽、洒脱型的,估计也是个话唠,滔滔不绝的演说者。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一代枭雄曹操,他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奈,此公酒品应属上乘,喝不言者。有甘愿清贫,不为“五斗米折腰”把酒“隔篱唤舍翁”畅饮自家佳酿的陶渊明。有“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一生郁郁不得志的诗圣杜甫,在穷困潦倒之时忧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呼声,让后人为之敬仰。人品让后世传诵。

酒品的好坏,也许真的和人品一样。

喝酒细腻的人,办事也一定细致、周全,有根有派。喝酒豪爽之人,做事肯定不那么仔细,毛手毛脚的,整不好自己先醉了。喝酒先慢后快是受气氛的感染,喝酒先快后慢是受酒量的制约。最烦喝酒偿奸的人,就知道跟领导喝,咣咣干,还替领导喝,典型的小人像。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说与酒息息相关,酒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也许酒文化正是从酒品中演变而来的也说不定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885aef14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