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童年的水墨画

2022-07-09 02:4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8童年的水墨画》,欢迎阅读!
水墨画,童年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反思

执教: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锦绣小学 吴晓芳



《童年的水墨画》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组儿童诗,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乡村儿童生活的三个典型场景,多角度展示了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及无穷趣味。本单元的主题是“多彩童年”,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感悟童年生活的真善美。

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他们敢于表达,象丰富,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贴近孩子的童年生活,是儿童观照自我、感悟童年、了解世界的一面镜子,是儿童生活的诗意存在。只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和大胆想象画面,就能引导学生关注童年,现童年的美好,通过自己的语言描写抒发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本节课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之初,利用音乐渲染童趣盎然的氛围,让孩子入情入境,感受童趣,进入到纯真的诗歌世界。让孩子带着愉悦和期待进入文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利用图片启发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句子和联系生活实际来突破文中的教学难点——“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句的斗笠是指“戴斗笠的小朋友”这个点很容易被孩子忽略。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一声欢叫”是谁发出,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生活实际体会到他们是小朋友。


第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丰富的儿童生活。教师以这个为抓手,启发学生关注自己的童年生活。利用图片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孩子去回忆、去体会自己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继而进一步引导孩子尝试用规整的语言甚至是诗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有滋有味的童年生活。

第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服务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利用电子书包的电子学案把课外诗歌素材和图片进行整合,为学生个性化创作儿童诗提供了参考,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来写儿童诗,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电子书包还搭建了生生交流的平台,孩子通过拍照上传作品,浏览他人作品,给他人送鲜花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学习活动中评价诗歌、修改诗歌,把学生交流的实况以及具体的修改过程用飞控即时推送到大屏幕,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真实、及时,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面将会更广,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整节课下来,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热爱,也逐步达成了老师的教学目标,但是写诗是一个长期训练和自我感悟的过程,尤其是诗歌的语言需要不断打磨。三年级小朋友离生动有趣地写诗还有很长的距离,不宜一下子提太高的要求,只要学诗兴趣在,那么就会不断取得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886c0a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