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第四章

2023-02-08 00:2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等教育学第四章》,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学,第四章

第四章 高等教育学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高等教育学结构及相关概念 高等教育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

层次结构是指高等教育中各层次间的组合比例关系,又称水平结构,反映社会分工的纵断面。由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所决定。

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反映社会社会分工的横断面。在我国有13大类: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理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管理、文科、军事

形式结构指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分公立和私立;根据授课时间分全日制高等教育和业余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结构式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功能也会反作用于结构,有时功能的变化能给结构的变革带来契机。

高等教育的功能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育人功能,社会功能。朱九思提出“传递高级文化、探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

高等教育基本功能是: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和创造。

高等教育基本功能的三个明显特点:稳定性、潜在性、表现形式多样性。

第二节 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 在美国,副学士级(也称协士)是美国最低一级高等教育。在俄罗斯,副博士生即硕士生。在德国,高等专科学教育为第一级。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特点1)第二级教育主要是大学本科教育是各国高等教育主体(2)第一级高等教育模超过第三级高等教育规模。3)各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表现出明显差异。 在美国科类结构9大类,日本11大类。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总趋势:在第二级高等教育中,人文科学类多数趋于减小,社会科学类多数趋于大幅度增加,工科类多数趋于减小,教育科学多数趋于减小。在第三级高等教育中,社会科学科类多数趋于减小,工科类多数趋于增大。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结构概括为私立主导型、双轨型、公立主导型。

私立主导型是指私立高校数及在校学生数均高达70%左右。公立主导型是指公立高校数及在校学生数均高70%,如美国、法国、瑞典、英国、德国等。双规型是指公立和私立高校所占比重相近,高校数和在校学生基本一致。

高等学校的授学形式结构包括面授教育方式为主全日制的正规高等教育和非面授教育方式的非正规高等教育。如俄罗斯的非正规高等教育以函授业余高等教育为主,德国非正规高等教育主要包括职业学院和函授大学。

高校的四个能级:两年制的初级学院、社区学院;四年制的文理学院与法、医等专门学院;一般性综合大学;能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性大学。 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

专业结构不合理表现:专业划分过细、口径太窄、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文学工学医学法学在校学生比例上升,一些与高新技术发展有关的专业急剧增长;二是经济类专科层次在校学生比例大幅度下降,但本科层次比例反而上升;三是工科类本科层次有所下降,专科层次比例上升,有利于工科人才向中小企业和生产一线的流动。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学制上分为两大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我国高等学校的分布呈现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梯层结构;大都集中在大城市。出现“马太效应”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1、层次结构调整:建设少数一流大学,大力发展高职教育2、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实现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一致,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综合化;3、形式结构调整:完善终身教育


系,形成多样的投资结构;4、地区结构调整:加强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发展。

第三节 高等教育功能的使命定位:高等教育的职能 高等教育的功能是指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能够发挥这种功效所具有的能力的总称。

高等学校的三项基本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直接服务社会。

19世纪最引人注目的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洪堡精神是“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思想和“教学与研究统一”的原则。

1862年林肯签署《莫里尔法案》将“求实精神”注入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实践中,并建立了“赠地学院” 《莫里尔第一个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康奈尔大学的成立,它的办学思想是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开放。

“威斯康星大学提出了“威斯康星思想”指出基本任务是:1、把学生培养成有只是、能工作的公民;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新知识、新文化、新科技3、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并帮助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高等教育职能的新发展:1、引导社会的职能;2、创造新职业的职能;3国际合作的职能。

1高等教育的职能并非生来如此,一成不变的。专业人才培养的职能自现代高等学校(中世纪大学)产生便存在了,发展之势作为职能确立是在19世纪的事情,而服务社会的职能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在高等学校职能的递进发展过程中,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或取代先前已经存在的职能,而是和原来的职能一道展现高等教育的功能。培养专业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本体职能,是高等学校本质的直接反映。 3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具有综合交叉发生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c5547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