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如梦”和“人生如梦”

2023-03-31 04:3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间如梦”和“人生如梦”》,欢迎阅读!
人生如梦,人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间如梦人生如梦

作者:张尤幸 方惠芬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0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及其相关教辅材料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句人间如”,而通行本都作人生如梦

到底是人生如梦还是人间如梦”?翻看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注释,该课选自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唐珪璋主编的《全宋词》。查找《全宋词》及其《宋词鉴赏辞典》《宋词三百首》等既有人生如梦”,也有作人间如梦的。因为资料限制,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大方。

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诗词改字上说向巨原云:‘元不伐家有鲁直所书东坡《念奴娇》,与今人歌不同者数处,如浪淘尽为浪声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生如梦为如寄不知此本今何在也?”由此可见,东坡所作当为人生而不是人间。只是将生如寄改作了人生如梦”,这是诗人出神入化的化用之举。古诗十九首有这样的诗句人生忽如,寿无金石固。曹丕也曾写到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三国··魏文帝》善哉行)宋书乐志三人生若寄。人生如寄意思是人的生命短促,犹如暂时寄居世间。因此,我认为苏轼一词中只能是人生如梦”,这符合当时的用词习惯。

其次,从词语义项的角度来看,“人生人间是不同的:“人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生是一个为自己而创造的过程;人生是一个让自己发光发热的瞬间。而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人间是人和人之间,是你和我之间。人间好,你的人生才会好,你才能活得踏实、活得没有疑惧。最起码不会疑神疑鬼,不会有那么多的恐惧。所以我们说要预约人间净土”,而不是说要预约人生净土。你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得非常好,经营得非常多姿多采,在家关起门来自己做一个好人;所以我们说人生如梦”,而不是人间如梦

第三,从苏轼创作本词的背景和词的主旨来说也应是人生如梦。《赤壁怀古》这首词,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的第三年。是年七月,苏轼游于黄州城外的赤鼻矶,面对如画的江山,缅怀古代的英雄人物,凭吊之间,诗人心情激动不已,遂写下了《念奴·赤壁怀古》这一千古传诵的名篇。这首词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追慕向往,以无限深情,塑造出周瑜这个雄姿英发,丰采绝伦的英雄形象,并以周瑜自况,寄托了自己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可是,当作者从神游回到现实中时,他所面对的,却是自己非罪获谴,远谪荒州。早年华发而一事无成的冷酷现实。这不啻是对诗人理想的一个绝大讽刺!正因为如此,全词结尾发出多情应笑我这样痛苦的自嘲,和人生如梦这样悲哀的长叹,可以看出,这首词以热情讴歌心中的理想始,以抒写内心理想破灭的痛苦终——这样一条思想主线,在词中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在全词的结尾,“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就应当是这一线索的必然衍生:诗人洒酒于大江之中,正是理想的破灭悲哀哀悼,为心之破碎而长歌当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怀古类诗词虽是怀古,其实是借古人写今人,抒发诗人的个人之情。苏轼贬官黄州以后,明显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他的弟弟苏辙也曾指出,苏轼自谪居黄州……读释氏书,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崖也。”(《东坡先生墓志铭》),可见苏轼贬谪黄州之后,由于特殊的遭遇,的确有过出入空门,濡染佛释的经历,他的思想也明显受到过佛家的影响。我们今天看苏轼黄州时期的诗词,也确有一些表现出归诚佛僧”,“身心皆空虚无空幻的色彩。如困万缘空”(《安国寺浴》),“人生如梦”(《赤壁怀古》),“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所以,苏轼在《赤壁》中,完全有可能受佛家思想的影响。用人生如梦来抒写内心的悲哀,亦不足为奇。词人追慕周瑜的英雄业绩同时也引发了自己的感伤。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年近半百,却贬谪黄州,功业无成,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怎能不感慨万分?因此多情应笑我是作者从故国神游中猛醒后无奈的自我解嘲式的苦笑,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在两鬓斑白、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人生如梦道出了词人对光阴易逝、人生苦短、报国无门的焦虑感。命运多舛、远谪他乡,使词人的身心受到前所未有的煎熬。他的一樽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祭奠自己的英雄梦。这首词尽管着力于周瑜形象的勾画,实际上指向的还是现实世界中词人自己的身世感慨。

综上所述,苏教版将苏轼一词最后改为人间如梦是不科学、不恰当的。最后一句应该如通行本所作为人生如梦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def19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