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2-06-12 14:53: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阅读训练及答案》,欢迎阅读!
潜水艇,夜晚,答案,训练,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夜晚的潜水艇 陈春成

国庆时回了趟老家。老房间的旧床实在是太好睡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爱这个房间,尽管它不再是潜水艇的驾驶室。我该起床了。父母喊我吃晚饭的声音,好像从遥远的岁月里传来。穿衣服时,我依然无法相信自己已经三十岁了。

中学那几年,我像着了魔一样沉浸在病态的妄想里,自己倒不觉得什么,对我父母来说,那是噩梦般的几年。

从初中起,我为过度生长的幻想所缠绕,没法专心学习,没法专心做任何事。更小一些,谁也没觉察到症状,还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天我爸回家,发现我一脸严肃地盯着正在抽水的马桶,问我干嘛,我说尼斯湖上出现了一个大漩涡,我们的独木舟快被吸进去了。我爸问我们是谁,我说是我和丁丁,还有他的狗。他也只是摸摸我的头说,要不要我来教你,不然来不及吃晚饭了。

四年级起,我迷上看山水画。我看到美术课本上印着的《秋山晚翠图》一下就着了迷。我从画底的云烟里攀上山脚的怪树,一直沿着山涧,爬到画上方的小木桥上,在画中花了三天,在现实中则用了两节课。老师经常向我爸妈告状,说我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老走神。

初二那年,我发明出了新游戏对着阳光里的浮尘幻想。有时我甚至觉得我们星球上所发生的一切,其实只是另一个人对着尘埃的幻想罢了。

接下来,我发明出了最让我着迷,也是最危险的一个游戏:我造了一艘潜水艇。我在课堂笔记的背面画了详细的草图,设计出了一般潜水艇。材料设定为最坚固的合金,具体是什么不必深究。发动机是一台永动机。整艘潜艇形状像一枚橄榄,艇身为蓝色,前方和两侧还有舷窗,用超强玻璃制成,带有夜视功能,透过玻璃看出去,海底是深蓝的,并非漆黑。潜艇内部结构和我家二楼一模一样:父母的房间,我的房间,摆着钢琴的小客厅和一个卫生间。我的设想是这样的,白天时,这层楼就是这层楼,坐落于群山环抱的小县城里;夜晚,只要我按下书上的按钮,整层楼的内部空间就转移到一艘潜水艇里边去,在海中行驶。我爸妈在隔壁睡着,一无所知,窗外暗摸摸的,他们也不知是夜色还是海水。我的房间就是驾驶室,我是船长,队员还有一只妙蛙种子和一只皮卡丘。

每天夜里,我坐到书桌前,用手指敲敲桌面,系统启动,桌面就变成控制台,上面有各种仪表。前方的窗玻璃显示出深蓝色的海底景象。现在已经位于太平洋中央了。挂钟其实是雷达屏幕,显示附近没有敌情。我们制定的航线是从县城的河流到达闽江,再从闽江入海,绕过台湾岛,做一次环球旅行。在河流和江水里,潜水艇可以缩小成橄榄球那么大,不会惹人注意。到海底再变正常大小。我握住台灯的脖子(这是个操纵柄)往前一推,果决地说:出发!潜艇就在夜色般的海水中平稳地行驶起来。

高二的一天夜里,我下了晚自修,兴奋地小跑回家,今晚要去马里亚纳海沟探险了。为这一天我们做了好久的准备工作,皮卡丘早就急不可耐了。进门,发现爸妈都坐在客厅里,沉默地等着我。茶几上放着我的笔记本,摊开着,每一页都画着潜水艇。我脸上发热,盯着本子,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父亲开了口,他说,透纳,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看看他们在灯光下的愁容,第一次发现父母老了很多,这几年我整天沉浸在海底,根本没仔细打量过他们。那晚他们对我谈了很多,倾诉了他们这些年的忧虑。母亲哭了。我从未在父亲脸上见过那种无助的神情。那是一次沉重的谈话,又在快乐的顶峰迎头罩来,以至多年后想起,语句都已模糊,心头仍觉得一阵灰暗。高考、就业、结婚、买房,这些概念从来都漂浮在我的宇宙之外,从这时起,才一个接一个地坠落在我跟前,像灼热的陨石。我才意识到这是正常人该操心的事,正常一点,他们对我的要求也仅限于此。其实我除了爱走神、成绩差,没什么反常的举动,但父母能看出我身上的游离感,知道我并非只在这个世界生活,而我浑浑


噩噩,竟从未觉察到自己的病态和他们的痛苦。想到那么多时间都被我抛掷在虚无的海底,我第一次尝到什么是焦虑。

当晚入睡后,我没有进入潜水艇,只做了许多怪诞的梦,梦中景物都是扭曲的,像现代派的怪画。

这样过了三天。第三天晚上,我想好了对策,关了房门,坐到书桌前,闭上眼。我让所有的想象力都集中到脑部。它们是一些淡蓝色的光点,散布在周身,像萤火虫的尾焰,这时都往我头顶涌去,过了好久,它们汇聚成一大团淡蓝色的光芒,从我头上飘升起来,渐渐既离了我,像一团鬼火,在房间里游荡。这就是我的对策:我想象我的想象力脱离了我,于是它真的就脱离了我。那团蓝光向窗外飘去。我坐在书桌前,有说不出的轻松和虚弱,看着它渐渐飞远,最后它像彗星一样,冲天而去。

高三一年我突飞猛进,老师们都说我开了窍,同学们背地里说我脑子治好了。后来的事不值一提,我考上了不错的大学,进了一家广告公司,结了婚。我的脑中再也不会伸出藤蔓,成了一个普通的脑袋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初中起,“我”沉迷于过度的幻想之中,没法专心学习也没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B.从儿时的“想象”到初中的“发明”,不断增长的幻想能力让现在的“我”很得意。 C在和父母交谈后,“我”做了许多怪诞的梦,体现了现实与幻想在“我”身上的冲突。 D.想象力离开后,“我”“轻松”是不再被幻想缠绕,“虚弱”是真正的生命力在衰竭。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倒叙开头,将“依然爱”与“无法相信”对比,表明“我”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B文章叙述“我”四年级和初二的幻想,是为下文对潜水的设计与航行的幻想做铺垫。 C.文章叙写“我”幻想时以家的布局和动画形象为原型,从而表现“我”的愚笨与怪异。

D文章以“成了一个普通的脑袋”结尾,言尽意远,蕴含了“我”无尽的感伤与怅惘。 8.对于“我”的幻想,父母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9.小说把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叙述巧妙,试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参考答案:

6B“现在的‘我’很得意”错误。现在的“我”是困惑。

7C“愚笨与怪异”错误。文章中“我”幻想时以家的布局和动画形象为原型,充分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

8.变化:孩童时,父母是夸赞与包容;上中学后,父母是忧虑与愁苦。

原因:①“我”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评判标准;②他们发现“我”与现实世界脱离,担心“我”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世界而没有未来。

9.①幻想是“我”从幼时到高中的各种想象,现实是他人对“我”的不理解与否定。②小说在对“我”的幻想叙写中穿插了他人的态度③两者相互映照,引发读者思考:如何对待成长中的矛盾与困惑,如何处理自我与现实的关系,如何对待与众不同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ee3846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