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别董大》阅读答案附赏析

2022-04-14 15:16: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适《别董大》阅读答案附赏析》,欢迎阅读!
高适,赏析,答案,阅读,董大》

高适《别董大》阅读答案附赏析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本诗前两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对后面的抒情有何作用?

读诗贵在自悟,不同的读者,不同的时间,读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感受,请你谈谈读后两句的感受。 答案

前两句写景用白描手法,形象地写出北方冬日傍晚黄云覆盖千里,风吹雁飞,大雪纷飞之景,既壮阔,又悲凉;这正是为下文情感的陡转作准备。

后两句抒情有别于一般的送别诗,写得大气豪放,踌躇满志。 3、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4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答案:

3、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后两句情调相谐。

4、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 阅读练习二:

①这首诗是典型是前两句: 写景。后两句:议论。 ②请说说前两句所描写的景物特点:

答:日暮黄昏,北风呼号,大雪纷飞,寒雁瑟瑟地出没在寒云之上。辽阔、苍凉、渺茫。

③三、四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在慰藉朋友的孤独情怀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信心与希望:走吧,朋友,走进大漠,即便是走到天涯海角,凭着你高尚的人品与魅力无穷的人格力量,还是会有无尽的友人聚集到你的身边来的。 翻译:

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 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赏析: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庭兰时创作的两首七绝,其中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以其内心之真,写别离心绪,故能深挚;以胸襟之阔,叙眼前景色,故能悲壮。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落日黄云,大野苍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伤气势。高适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


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沦落至此,几使人无泪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为之甘心。头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此处如不用尽气力,则不能见下文转折之妙,也不能见下文言辞之婉转,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f0ade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c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