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林海音的语言密码

2023-05-29 10:02: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读林海音的语言密码》,欢迎阅读!
林海音,解读,密码,语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解读林海音的语言密码

作者:由小娜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第08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202-01

王国维说:我们要关注的是那个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秘妙——文本秘妙。文本的秘妙在召唤我们,那是一种心会的感觉,按照王国维所说的就是不隔的境界。对于文本,要追求不隔的境界,唯有心会。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通过心会,笔者发现了文本的秘妙。

1 童年的语言密码,起:驼铃声声入课来

师:《梦驼铃》这首歌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

师:游子在他乡深情遥望故乡时,是什么在敲打着他的心坎?生:驼铃声。

师:我们再来看,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阔别故乡几十年,但是,耳边还清晰地响着的是什么声音?生:驼铃声。

师:大家发现了吗?这两段文字中都有一个相同的词,那就是驼铃声。每篇文章都他的语言密码,找到了这个密码,就找到了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为什么都响起驼铃声呢?相信在学完课文后,你会找到答案。

2 真实的骆驼,真实的童年,承:驼铃声声入文来

《冬阳·童年·骆驼队》描绘的骆驼非常真实: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没有修饰的语言,只有记忆的如实再现。如此真实的骆驼在成人眼里不足为道,甚至还有几分丑陋。可正是这真实的骆驼,才是真实的童年。童年的英子和所有童年时期的人一样,没有雕饰,不避讳讲出真实的感受。于是就有了驼铃声声入味来。

师:我们就先进入学骆驼咀嚼这个场景。自由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生自读。 师:师范读,生闭眼想象。 师: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骆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看到了一只很丑的骆驼、长着长牙的骆驼、安静吃草的骆驼…… 师适时补充画面。

师:来我们一起读出慢慢的节奏,读出骆驼一样悠然的态度——生读。

师:(课件出示)孩子们,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知道这个字以前是怎么写的吗?字最初表示趴伏在树上静止的动物,后来逐渐表示为一切处于某处静止不动的现

师:来小英子们,我们再来入迷地读一读:生读。

师:你瞧,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大屏幕播放《城南旧事》电影中英子学咀嚼的片段。

师:就这种感觉,如此的悠然。读了这么多遍,看看能背诵下来吗?生齐背。

师总结:瞧,只是用简简单单的语言,简简单单的,真实细致的描述,就能表现出丰富的情感,直抵人的心灵最深处。这在我们的写作时候,也要学习运用。 3 不傻不呆的童年还算童年吗?转:驼铃声声入味来

作者是看得呆了,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时候,这才是真童年。我想,实际上每一个人的童年回忆都是有源头的,正如我的童年回忆是从放牛归来奔跑在田间道上开始的。这种源头对于在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学生来说,并非一种自觉。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正在经历的某件事会成为他们将来回忆的源头。但是,也并非我们在教学中就无所作为。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对已经逝去的童年进行追忆,让他们找找这样的源头?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文本,教会学生用心地记录自己的生活,或用笔,或用心,将这些情景作为一种宝贵的回忆资源珍藏?珍藏下自己童年的语言密码,那也许是个有情有趣的事儿。

师:现在你也小呢,做过这样的一些傻傻呆呆的事吗? 生交流。

师:多有趣啊,课后也写下来可以吗?真实细致的记录下你真实丰富的童年。 4 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合:驼铃声声入梦来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这是一种一唱三叹式的节奏,这种节奏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老北京、对童年难以舍弃的情怀。语言的节奏是一种言语的形式,这正是语文课要学习的内容。文本细读很重要的一个指向,就是指向言语形式。这如一个不断往复呈现的旋律主题,覆盖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笑谈趣事中,品悟一去不返的无奈伤感和怀念,品读那永存的心灵的童年。于是就有了驼铃声声入心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师读:就这样,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生读——“又看见冬阳下骆驼队走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此刻,这驼铃声仅仅响在英子的耳畔吗?还响在英子的哪里?生:心里。

师:其实原版的序言里,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读:课件: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师:正如林海音所说,出示画外音:不思量,自难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是多么想念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而今或许已物异人非了,可是随着岁月的荡涤,在我,一个远方游子的心头,却日渐清晰起来。我所经历的大事也不算少了,可都被时间磨蚀了,然而这些童年的琐事,无论是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却永久、永久地刻印在我的心头。 师:这驼铃声让英子的心渐趋宁静,让英子的梦更加香甜,这驼铃声响在英子的耳畔,响在英子的心中、梦中,也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梦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cff12b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