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学拼音

2022-04-09 14:5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趣味学拼音》,欢迎阅读!
拼音,趣味

趣味学拼音

百合

这是我执教生涯中第一次教拼音,说到拼音教学,不由得想起我儿时的第一任语文老师,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的教学充满了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能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想到儿童的形象思维很发达,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会太长,很容易分散。如果只是简单重复的教学,这些抽象的字母符号对孩子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中尽量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学于故事,儿歌,游戏,演一演之中,让孩子乐中学。

故事激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后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上好课,就得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故事是儿童最乐于接受的东西,为此,在教学中围绕知识点编故事,不仅可以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将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便于加深印象。比如教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时,我先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i u v 三个单韵母宝宝想去公园玩,可是它们太小不识路,怎么办呢?于是它们就请来大y和大w,大y带着小i一起去,就组成了音节yi(板书并带读),大w带着小u一起走,就组成了音节wu(板书并带读),只剩下小v人带了,它伤心地哭了起来,怎么办呢?大y听到哭声就回过头来,见到小v哭得厉害,就来到它身边,摸摸它的头说:v,乖,不哭,你把眼泪擦干,我就带你去公园,好吗?v可高兴了,边走边唱:yw带路,小v赶紧把泪擦,开开心心去公园。这样把知识化为有趣的故事,孩子们对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乐于学,接受快,记得牢,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观察到了小v跟在大y后面要去掉两点。

游戏巩固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游戏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候,能把读书的活动化为游戏,那么孩子们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吗?大人如此,儿童更是喜爱,教学中融入了活泼有趣的游戏,为孩子们创造轻松快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课堂就能起来,起来,玩中思,玩中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1.拍手游戏

孩子非常活泼好动,重复拼读他们会觉得很枯燥,容易引起引起孩子们的厌倦。最为简单可行的就是拍手游戏,孩子们在一定的动律中会比较有兴趣地练习。借助四二拍的节奏,边拍手边拼读,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同桌面对面进行。如:b a ba ba. 2.找宝宝

在巩固单韵母时,我请一位学生做单韵母妈妈,把写有单韵母的卡片发给6位孩子,让他们做单韵母宝宝。游戏时,单韵母妈妈就说:a宝宝,在哪里?手拿a的孩子上来出示卡片并说:a宝宝在这里。如果对,大家一起说:对对对,你是a如果错,就说:错错错,你是o.(该生手拿o)这种游戏很容易操作,在玩中,对答中都能很好的掌握字母发音。 3.找朋友

准备写有声母和带调韵母卡片发下去,老师念出一个音节后,手拿这个音节的声母卡片和韵母卡片的同学迅速站到讲台,一个说:我是声母b.”另一个说:我是韵母a。再齐说:我们合起来就是b_á bá.”拼对了,全班边有节奏击掌边说:“b_á 对对对,请回位。 4.韵母坐汽车

拼音的四声是个重点,怎样让学生形象理解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呢?后来我想这样教:先告诉大家,我们今天要玩“韵母坐汽车的游戏大家一听,都很兴奋,眼睛也闪亮的。先让韵母a坐在小汽车上,再演示小汽车在黑板上画的“平路”“上坡路”“先上后下坡的拐弯路”“下坡路”四中路段行驶,并同时发出不同的声调。然后老师让小车在不同的路段行驶,要求学生发音,告诉孩子们这就是韵母的四声。接着可以随意在不同的路段行驶,发出相应的声调。最后可脱离板书,边打手势边唱四声歌。这样由形象进入记忆思维,也可演示其它韵母坐上小汽车,由记忆思维进入发散思维,这样比较容易掌握四声。 5.猜哑谜


做好口形是发准音的关键。因为有些孩子只听到发音,却没观察到老师发音的口形,发音要领没掌握,就无法发准音。所以课堂上我经常用猜哑谜的方式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也非常喜欢。如在学习前鼻韵母时,先采用猜哑谜复习单复韵母,这种游戏孩子们觉得很是新奇,比平常做的卡片认读有趣得多,兴趣盎然。他们在游戏中观察老师的口形变化,分辨出单韵母和复韵母,发单韵母时口形不变,发复韵母时,口形要从一个音滑向另一个音,比较容易掌握单韵母和复韵母发音的异同,在这个基础上在练习前鼻韵母的发音。先掌握n的鼻音,再观察老师发an时的口形变化过程(只摆口形,不出声),孩子们跟着摆口形,听老师示范后再尝试,经过这样分解观察,孩子就会发觉前鼻韵母发音也是从一个音滑向另一个音,掌握了方法再尝试其他的前鼻韵母就容易些。

三.唱儿歌,说绕口令。

儿歌句式工整押韵,浅显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儿歌是孩子们喜欢的,边唱边拍边记,学起来比较活泼生动。比如编的那个鼻韵母歌:单韵母,连鼻音,前后鼻音要分清;前鼻音,舌前伸,an en in un vn .后鼻音,舌抬根,ang eng ing ong.” 绕口令比较短小有趣,可以提高控制面部肌肉,支配舌头活动的能力,对发准音有很大帮助,如区分平舌和翘舌的《四和十》《石狮子》等。

四.动起来

拼音字母弯弯曲曲的,特别是形近字母,学生容易搞混。一节课下来,自己累还不说,口干舌燥,学生晕头转向。后来想想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动起来,在尝试中学得应该比较有趣,记忆也深刻。例如区分b d p q 时,让孩子们先和我一起打手势:左手指向上做个b, 右手指向上做个d, 左手指向下做个p, 右手指向下做个q. 边学边练,最后老师念字母音,学生比一比谁做得快准。

还可以这样做:我准备了好多剪好的b 字卡片,要求学生上来摆出老师念的音,看哪个小组又快又准,孩子们兴趣可高呢。

学习er时,我用手指的弯曲来演示舌头由平到翘的过程,纠正舌位的错误。读后鼻韵母时,一只手手心朝下代表口腔,另一只手代表舌头,先放平,手背再抬起挨着另一只手的掌根,将发音过程很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古代教育家王筠言:人皆寻乐,谁愿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是啊,只要教学中充满快乐,让孩子有兴趣,枯燥的也就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43a778fe4733687e21aa9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