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2022-05-07 14:2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播学概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传播学,读后感,概论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作者:施拉姆

010610110 文化产业管理 赵恒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2010101)

传播学概论是新闻学各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之一,与新闻学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中,我对传播的主要层次中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较为感兴趣。 人际传播,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参次。虽然课本中对人际传播的介绍并不是很多,但是,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依旧不容忽视。

例如,我们现在所流行的QQ,正是一种新兴的人际传播形式。属于网络人际传播,是个体间借助计算机、互联网运用文字和网络符号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传播活动。充分符合人际传播的特点,通过传播向他人展现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减少自我估价的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在频繁的互动中进而认识社会。

人际传播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与人际关系有密切联系。人际关系对人际传播内容和方向有决定性影响。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定生存环境,于是也就拥有不同的思想,心理,文化水平等等,在不同人际关系中人际传播是大不相同的。反之,对人际传播状况的研究在另一方面也是人际关系很好的反应,比如,对网络人际传播来研究都市中现代性心理,还有向课本上提到的,通过人际传播来研究离婚率上升等重要的现实问题。

大众传播则是与一般人际传播有许多区别: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从报纸,广播,电视等发展到今天的网络;传播信息的公开,面向社会,现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共融;大众传播基本上是单向流动的,受众是不知名的,自其的反馈也是滞后,有限的;新技术的发展使大众传播更为便捷、广泛,当同时是大众传播的内容更具有相对的易逝性:其内容多半是有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有个人发出的;还有强烈的选择性等等。

大众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发信者和受信者;传播过程和传播模式;传播机能和传播效果;传播的社会责任和体制;传播媒介的发展和社会作用及其


与社会诸种关系的研究。其中关于大众传播社会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根据马勒茨克的定大众传播须符合以下特征:公开的(受众不为人际交往范围所囿)利用科技发送手段间接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存在时间空间距离)

单向的(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不发生角色互换)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互动性是网络传播的得最显著特征。面向分散的群体(受众是匿名的,无阶层和群组之分)。

并且大众传播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环境检测功能、社会协调(联系)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和娱乐功能……针对大众传播的传播效果的研究还有一系列的假说等。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在模式方面。申农、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后来被经常用于说明大众传播,其实它们是较早的关于人际传播的直线性模式。人的传播当然不是直线性的, 奥古斯特-施拉姆循环模式所演示,它把申农的传播模式的两头,即传播者和接受者变成了两个交谈的人。首先发出讯息的人是编码者,接受讯息的人译码者讯息可以是言语,也可以是非言语(眼神、手势、出示图画等等)如果译码者在理解发出的讯息,他就变成了释码者,尽管释码在多数情况下仅是一瞬间的事情。理解了以后,接受讯息者一般情况下得到回应,于是他又作为编码者发出回应讯息,对方作为译码者接受讯息、理解讯息,谈话得以进行下去。这种过程循环往复,直到谈话结束。后来又有了一些更为人性化的模式,如丹斯模式。

在理论方面,两者也有某些互通之处。二者都遵循着相同的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具有共同的一般功能性等等。

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呈现出融合互动的趋势,像各类选秀节目和一些传话类节目就是很好的代表。

当然,课本中还有更多的知识,需要我通过学习,进一步的掌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6940d73186bceb19e8bb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