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3600字

2022-04-09 18:49: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3600字》,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制度,现代,企业,3600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3600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管理型学科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占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助推剂。当前我国财务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只有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认真分析目前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找出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的真正原因,针对性的实施改进工作,才能逐步改善和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实现财务管理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助力作用。本文分析了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述了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和价值的方法。 毕业

财务管理;现状;弊端;发展 一、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职能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

1.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枢 财务管理是组织资金运动,处理同有关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是一种价值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企业的资金筹集、使用和分配,一切涉及资金的业务活动都属于财务管理的范围。企业的生产经营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财务的反映和调控,企业的经济核算、财务监督,更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制约和检查。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共同基础,它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是一种客观要求。 2.财务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会工作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中心目标就是围绕着如何以较小的消耗取得尽量大的经济效益,加强财务管理能够促进企业节约挖潜、控制费用、降低消耗;通过资金的筹集调度,合力运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防止资金的浪费;通过对存货的管理可以优化库存结构,减少存货积压,做到经济库存;通过价格的拉动,可以增加企业的收入;通过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合理有效地使用国有资产,并且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值。因此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龙头作用,就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 3.财务管理是实现企业和外部联系的桥梁

通过会计核算,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传递、分类、登记、归纳、总结、储存、将其处理成有用的经济管理信息;开展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并对未来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作出预计和测试。通过这一系列财务管理环节,使企业能够向外界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国家宏观调控,使投资人进行合理投资,银行做出信贷决策以及税务机关依法征税。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的现状

1.企业投资者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和要求不足

现代企业投资者对于财务管理对于企业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务管理的概念和重要作用在理论层面上已经得到了我国投资者的认可。但是很多投资者尤其是中小型投资者,在投资决策的全过程中,运用自身或者智囊团队的经验比重较大,而对于专业的财务分析模型,精细的数据分析预测运用不足。在与经营团队的沟通过程中,人文文


化运用较多,而清晰的经营数据运用较少。

2.企业经营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理解和运用不够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实施者往往与投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经营团队本能的会将财务团队视为投资方派驻进行监视和控制,对于财务管理的实施者天生具备对抗性。由于这种对于财务管理的天生抗性,使得经营团队有可能屏蔽掉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内部计划、目标推进,风险控制以及经营决策的有效推动作用。目前,在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并不完善,职业经理人素质并不很高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与运用的整体水平低下。

3.企业从业人者对财务管理的认知存在偏差 作为企业运营和发展的有效力量,企业的从业人员和财务管理的实施者之间,由于基本目标的不一致,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在我国的企业中几乎都存在着财务与业务之间的矛盾。一线工作人员视财务人员为障碍,财务人员对一线工作也无从了解。彼此的交流与沟通都会存在障碍,财务管理的实施与配合更无从谈起。 4.企业财务工作者的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参差不齐

财务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企业到现代企业的转型而逐渐兴起,但是,我国的财务从业人员对于财务工作的理解和认知却并未随着时代的脚步而前进。目前,大多数财务工作者都认为财务的核心工作就是核算,财务管理是高级财务人员才应该具备的能力,实不然,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涉及到财务工作的每一个人员。 三、加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1构建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作。一个好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形成系统闭环运行。因此,在完成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设计后,财务管理系统的启动、维护与更新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套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得到有效运行,一定有一个伴随着企业不断修订和成长的过程。而最好的系统一定是与企业一同诞生,一起成长的。在决定某个项目的同时,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就应该启动,而当企业注册成立之时就是财务管理系统开始正式运行之日。起初的系统设计并不一定追求大而全,而是要充分的贴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和企业定位。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不断的根据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和财务管理系统设定的基本原则,适当的对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进行调整,使得系统能够不断的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能够跟得上企业发展的脚步。

2.提高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第一,要让管理层体会到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财务工作不仅仅有很多方面可以进行业绩表达,而且可以直接为企业创造利益。比如:在调和所有者和经营者矛盾的时候,财务经营数据的准确描述可以清晰的还原企业的某一个时期的各项经济行为以及经营成果,使得管理层在决策时能够有据可依。 第二,财务管理的监督职能如果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可以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在萌芽状态进行预警和提示,使得企业运营团队能够及时的发展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除。 第三,财务管理的多模型大型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充分的描述和评价,并能够清晰的支出企业运营过程的问题点以及未来的工作方向。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例,通过每个月的经营数据分析,对当月的销售、回款数据与产品类型进行结合,分析回款的结构是否健康,评估营销活动是否有效;通过对剩余房源的数量级状态分析,评估预计回款的难易程度,对下个月的营销回款目标制定提供方向。 3.建立清晰的财务管理核心目标

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财务管理活动的实施,合理的控制企业运营的风险,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企业运营目标的达成。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只有充分厘清企业运营的目标,并


充分贯彻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中,让各个部门围绕企业的大目标开展工作,才能有效的解决业务和财务的客观矛盾。同时,财务管理的实施部门和人员也要充分的提高自身的格局和认识,将企业的大目标达成作为自己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目标,放下狭隘的部门职责,控制风险的同时,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 4.提高财务管理实施者的专业素养。

我国目前的会计行业已经由基础的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方向过渡,但是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思想却没能及时的发生转变。仅仅将会计核算作为财务工作的主要职能的思想仍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一方面,要加强财务从业人员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得我们的财务工作人员具备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也要逐步改变财务从业者的心理定位。虽然财务管理已经运行了很长时间,但是无论是财务管理的实施者,还是企业运营的其他参与者,并没有把财务管理作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来看待,也就造成了业务部门认为财务管理是在故意找事,财务管理者也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通过改变对财务管理的认知,使得财务管理成为真正的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才能够顺利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虽然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但是,其对企业运营的重大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才能够充分规避企业运营中的风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郝蕾,黄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市场,20156 [2]王海铭.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路径分析.时代金融,2015年第五期中旬刊 [3]宋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会计审计,2015年第二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c402b6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