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书籍的读后感

2022-12-26 21:3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数学书籍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书籍,数学

数学书籍的读后感

数学书籍的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信任你确定有很多值得共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数学书籍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宠爱。 数学书籍的读后感1

《我就是数学》是华应龙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全书共有六个部分,即“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其中记录了华老师的教学中的点滴,也有他听课的感受,让人读后能有思,有悟。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生动,感人,又蕴涵才智,读后回味无穷。

华老师虽然是一名数学老师,但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文章中经常引古论今,从我国古代的名家到国外的学者;从诗歌到故事他都能结合课堂中发生的事,在全方位的反思中恰当地引用,而且他还擅长以日常生活中的事,如农夫种地、打篮球等事情联系到老师的教学,联系到数学这些,都得益于他的喜读善思。一个工作繁忙的教育者,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了如此多的书籍,真的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现实中,我们自己总是埋怨没时间读书,时间都用在思考如何教学上了。却不知道,我们平常的思考基本上是在做无米之炊。没有理论作指导,纵然想破脑袋,得出的也必定是肤浅的东西。


华老师的心思却极为细腻,所作随笔大都从细处入手。从老师的教具掉地上,孩子捡起来交给老师,老师没有道谢。到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到老师自己擦黑板,到究竟怎么读分数……等等。这些细节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都会经常消逝有的我有所留意,有的我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读了华老师的这些随笔,对我太有启发了。是的,教育就是要从小细节方面入手,小的不留意,大的即使留意了,对一个教育.进步来说,也不会有特别大的作用。

华老师在课堂上的成功,我觉得最大的缘由是来自于他在课前的慎思。如在“角的度量”一课,他思考能否创设一种情境,让同学感受到量角的用处,经过多天的搜寻、比较、思考,他设计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配玻璃的情境,但与同组老师争辩后又否定了这一情境,最终经过反复思考后创设了三个滑梯的设计,这个设计既让同学感受到量角的必要性,又缩短了数学教材与同同学活阅历之间的距离。同时,华老师也特别留意课后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反思后的再实践。同学的一个错、一句话,老师在课堂上一个不经意的行为都会让他思考良久。正是他这种课前、课中和课后不断思索的精神,才成就了现在这个在课堂中游刃有余,让许多老师佩服,让许多同学宠爱的华老师。 《我就是数学》是一本好书,它以生动地形式教给了我一种教学理念,教会了我一种教学方法,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 数学书籍的读后感2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有些事情像秋天的落叶,那样平常。但总会有一些事情不同寻常。在这周末,我阅读的《小王子》这本书,我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cf86dd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