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2023-04-08 03:2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欢迎阅读!
理论课,本土化,必要性,思想政治,案例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摘 要】教学案例本土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中采用大学所在地域,与课本内容有着紧密关联的现实案例,而非其他地方的教学案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选用本土化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土化案例;必要性

《中共中央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其独特的育人性质和实践性特点,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这就为案例教学的实施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1.什么是本土化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为媒体,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提出各自的见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基本思想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为目标,要求教师用少量例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教学案例本土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教学中采用大学所在地域,与课本内容有着紧密关联的现实案例,而非其他地方的教学案例。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案例本土化的总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一切理论都是对现实的反映,源于现实而又反过来服务于现实。同时,理论的真理性还要依靠实践来检验,并经过实践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性、原理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给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授课方面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不但需要用大众化的语言来解读,更需要用现实中,尤其是近在眼前的本土化现实案例来加以说明。



2.本土化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案例本土化




教学案例本土化符合当代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习者知识建构为核心,其典型的学习模式是探究性学习,即认为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发现、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进而建构理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五环教学法,即提出现实问题、形成探究问题的计划、实施探究计划、形成和评价探究结果、反思。这种教学法首先要有现实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才能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学习,才能有效避免不着实际的学习。



2.2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与教学案例本土化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实施发现教学法,即教师首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然后在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探究欲望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再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假设正确与否,最后通过对假设的推理验证来解决实际问题。整个认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系列教师向学生提供实际学习经典案例,让学生主动加以分析,不断探究其内在理论或规律的活动。



无论是建构主义的探究性学习法,还是认知主义的发现教学模式,两者都离不开通过师生探讨现实案例、获得知识认识,最后掌握理论并加以实际应用这三个环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土化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就是要向学生提供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生态发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思考与讨论,促进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的全面认识,进而真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达到真学、真信、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目的。



3.选用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3.1本土化教学案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土化教学案例是以乡土典型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真实案例。早在1870年,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把美国国内各州中的本土化法律案件应用于法律教学中,开启了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先河。因其教学效果显著,本土化案例教学后来在商学及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也广为应用。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中国工商管理硕士专业教学的需要,美国哈佛工商管理讲师团在中国厦门、福州、上海等沿海发达城市的大公司、大企业挖掘素材,编写区域性的本土化教学案例,并在我国工商管理培训教学点进行首试。此后,本土化教学案例也在我国推广,并成为一种趋势。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本土化案例教学却有些滞后,尤其是很难找到一本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化教学案例辅助教材。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瓶颈,在一定程度上与本土化教学案例的不完善有关。对此,为了让新时代的大学生们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真学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2009年起,中宣部、中组部和教育部联合组织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对沿海发达城市进行考察学习,要求他们把看到的、想到的、悟到的带回课堂,用以增强教学效果。



3.2本土化教学案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三贴近的内在需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dd6b9b613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