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兼融质妍相生

2022-04-27 15:1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碑帖兼融质妍相生》,欢迎阅读!
相生,碑帖

碑帖兼融质妍相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我与围安结识,早在上世纪的90年的黄河碑林奖时。当时国安作为获奖作者代表来碑林参加活动,与我促膝交流,共研书道。岁月如流,垒今已25年了。2021年苏州成为中国书法名城,举办了不少有影响、有创意的书法活动。我曾多次去苏州,在苏州和国安接触多了,也对国安的书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传承有绪,人文荟萃。苏州的书家追求高雅,重视积淀。老一辈书家费新我、沙曼翁、祝嘉、宋季丁等以碑人帖,碑帖兼收,成就卓然,给后学者以启示。当下中青年书家坚持碑帖结合创作的已为数不多,并且以清雅风格由碑入帖而有收获者更少,州王国安为其中的佼佼者。

国安早年蒙祝嘉先生指点,从汉隶人手,又随宋季丁先生游学多年,始知书法有并在学习创作中,时时感悟。其早年学习隶书,以汉《石门颂》为主,先后临习《杨淮表记》《广武将军》《好大王》《华山庙碑》《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秦汉帛书等以丰富变化;同时临摹《散氏盘》《石鼓义》《泰山刻石》以增加隶书的古意;正书临习《郑文公碑》兼及《张黑女墓志》《瘗鹤铭》《张猛龙碑》钟繇《荐季直表》90年代开始学习行书,从李北海《麓山寺碑》人,也喜右军之精妙,董其昌之清逸,兼及米芾、王铎等,后期比较关注八大、良宽、弘一等,融会贯通在自己的创作中。

国安貌厚朴而心性洞明,每每临习古代碑帖,力求形神兼备,故而所临之碑帖少则35年,多则10余年,而且选择喜爱的、需要的、进行阶段性的反复临池,在温故知新中渐人佳境。其学书从传统经典人手,取向古朴,基础扎实,不断积累充实。

其书法创作多见隶书、行书,虽体势稍有变化,但总体追求吉雅质朴,沉着内蕴。隶书以《石门颂》为基,追求率真、古拙,近年作


隶平添典雅平和、简朴清逸之美。行书以李北海《麓山寺碑》为基,参以篆隶用笔,大字似近鲁公,点画浑厚、气息流畅,小行书近右军、董其昌秀逸灵动,淡雅蕴籍、疏朗道劲。近年来,以碑人行,作小行楷,似得古意,近八大,弘一意象,温文尔雅,恬然萧散。或空灵,或朴茂,渐渐触摸到了自己想要的某些东西。此也许是广涉、博观、锤炼后的偶然所得,更近传统、更近自然,更彰显自己个性风格。 书法之常常为人津津乐道,其实在求的过程中,通过临习,以经典为师,与古人交流,通过多种书体不同内质的练习,转益多师,深思笃行、兼收约取,在锤炼中功力的日积月累,技法的兼收并蓄,性情的自然流露,厚积而薄发,何尝不是进之略,是一种的修炼。国安以虔诚、敬畏之心学习书法,潜心传统、广泛吸收,不去妄论创新,而日将月就,心中腕底新意自生。

在获江苏首届书法提名奖时,国安在获奖感言中说:我学书,40年,临习不辍,崇尚质朴率真、碑帖相益,所谓古质今妍,然不可偏废。秦汉碑刻,气象博大、气息古朴、线质遒劲。而二王法帖精致典雅、秀润流美,精巧而灵动,又八大、良宽、弘一之笔,寓雅拙于平淡之中,似可窥得晋人率真空灵之趣韵。古法精妙,每每使人废寝忘食、留恋忘返。……明窗静几,焚香开卷,每当会心处,欣然独笑,兴致所致,展纸书来。唯求乞得十年暇,漫随古迹游天涯,此人生之快事也。

在几十年的书法学习、创作中,书法已成为国安的生活方式,从中获取安静,得到无限的乐趣。人道愈深,与功利愈远,进入了放松、自在的书写状态。眼界宽阔,襟怀包容,古代作品、现代作品,各种书体、各种风格皆可赏析,皆可为国安所取,正合苏州的一句俗语:甜中意、咸欢喜。同时进行多种创作尝试,不同的纸笔材料、不同的碑帖取法、不同的笔情墨趣等等,尽可能避免长时间的重复自己,寻找不同的感觉,以祈求获得新的灵感。

2021年,国安出版书法作品集和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可喜可贺。此集中作品,更加突出国安的审美理想,静雅、质简、含蓄、厚


朴,小中见大,书中见人。在时下书风浮躁中,国安能闹中取静,难能可贵。静静品读国安书法,如与作者同舟俯仰而陶然共乐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2549b6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