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田家·田家无所求翻译赏析

2022-04-13 23: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田家·田家无所求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田家,所求,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田家·田家无所求翻译赏析

《田家·田家无所求》作者为宋朝诗人刘基。其古诗全文如下: 田家无所求,所求在衣食。 丈夫事耕稼,妇女攻纺绩。 侵晨荷锄出,暮夜不遑息。 饱暖匪天降,赖尔筋与力。 租税所从来,官府宜爱惜。 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 怪当休明时,狼藉多盗贼。 岂无仁义矛,可以弭锋镝。 安得廉循吏,与国共欣戚。 清心罢苞苴,养民瘳国脉。 【注释】 [1]侵晨:天蒙蒙亮。 [2]不遑:无暇。遑:闲暇,空闲。 [3]匪:“非” [4]筋与力:体力。此指体力劳动。 [5]恣:放纵,无拘束,无限制。刻剥:苛刻的剥削。 [6]渗漉:水向下渗漏。上二句说:怎么可以无限制地刻剥农民,就像水渗漏那样点滴不留呢? [7]明时:美好清明的时代。(晋)潘岳《西征赋》“当休明之盛世。”这里是不得不用的颂辞,即套语。 [8]狼藉:纵横散乱的样子,这里是到处都有的意思。盗贼:古代封建地主阶级常把因饥饿而起来造成的农民称为“盗贼” [9]仁义矛:仁义的“武器”。即仁政。 [10]弭:消除,停止。锋镝(dí):指战乱。 [11]廉循吏:廉洁奉公、守法爱民的官吏。 [12]共欣戚:意即“休戚与共”。欣:喜。戚:悲哀。 [13]苞苴:指贿赂。《荀子·大路》“苞苴行与?谗夫兴与?”杨倞注:“货贿必以物苞裹,故总谓之苞苴。 [14]瘳:病愈。国脉:国家命脉。《书经·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赏析】 此诗大约作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15

1


左右。诗歌前八句,细致描述了农民的辛勤劳苦,“侵晨”即出,“暮夜”还不得息,用自己的体力换来收成。“租税”四句写统治者剥削农民,点滴不留,丝毫不爱惜、体恤农民的辛苦。“怪当”二句,指出因为官府无限制的剥削,农民不得温饱,不得不铤而走险,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最后六句是诗人的感慨,诗人认为任用循吏,施行仁政,与民同忧乐,必能根治社会的弊端。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作者当时正被革职还乡,他做官是以廉洁正直著称,诗中提到“安得廉循吏”也揭示了朝廷用人不当和抒发自己的怨愤情绪。 这首诗语言质朴,结构严谨,反映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时局、国运的关心。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6e075c35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