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第四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 习题及答案

2022-05-25 23:51: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金融学 第四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 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信用,金融学,第四章,习题,体系

第四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

第四章 信用与信用体系 一、判断题

1-5:√ × × 6-10:√ × × 11-15:× × 16-20:× × × 二、单选题

1-5B C A D B 6-10: A D B A B 三、多选题

1-5ABC ABC AC BC BD

一、判断题

1、经济范畴的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2、当前,信用的主要形式有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

3、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赊销或预付款等方式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 4、高利贷之所以“高利”的原因之一是对其高风险的补偿。 5、从整体上来讲,企业是一个盈余部门,对其他部门拥有净的债权。 6、财政赤字是一种常态,因此政府要发行国债进行借贷。

7、在直接融资活动中,金融中介需要同时扮演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双重角色。 8、直接融资中,只有资金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而没有金融机构的参与。 9、在金融发展的历史上,直接融资是先于间接融资存在的。

10、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可以大幅缓解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1、商业票据是在银行票据流通的基础上产生的。 12、商业汇票通常可通过背书的方式在票据市场流通。

13、企业可以将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以提前获得其所需要的资金。 14、商业承兑票据较之银行承兑票据具有更好的流通性。 15、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是银行信用。

16、国库券是指1年以下的短期国债,一般附有固定的息票。

17、中长期国债一般平价发行,当市场利率发生波动时,债券的票面利率也会波动。 18、住房兼有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双重属性。

19、融资租赁同时包含“融资”和“融物”两种行为,租期满后,设备的所有权将转移。 20、当前,即便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 二、单选题

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2、高利贷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A、利息较高 B、利率不稳定 C、借方具有话语权 D、高风险 3、以金融机构为媒介的信用是( )。 A、银行信用 B、消费信用 C、商业信用 D、国家信用 4、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间接融资的是( A、公司之间的货币借贷 B、国家发行公债 C、商品赊销 D、银行发放贷款 5、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直接融资的是( ) A、票据贴现 B、开出商业本票 C、发行金融债券 D、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6、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消费信用 D、国家信用

7、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 )而相互提供的信用。 A、生产联系 B、产品调剂 C、物质交换 D、商品交易 8、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 )。

A、商业信用 B、消费信用 C、国家信用 D、补偿贸易 9、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

A、政府债券 B、银行贷款 C、银行透支 D、发行银行券

10、政府为支持本国企业的出口而提供的信贷,称之为( A、直接投资 B、出口信贷 C、进口信贷 D、融资租赁 三、多选题

1、高利贷之所以“高利”的原因包括(

A、借贷需求具有极大刚性 B、贷者具有垄断地位

C、借贷风险高 D、借方处于强势地位 2、下列属于消费信用范畴的有(

A、企业将商品赊卖给个人 B、个人获得住房贷款 C、个人持信用卡到指定商店购物 D、个人借款从事经营活动


3、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的局限性体现为(

A、资金供给者的风险较大 B、降低了投资者对筹资者的约束与压力

C、在资金数量、期限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D、资金需求者的风险较大 4、银行信用的特点包括(

A、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的统一 B、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

C、银行信用的客体主要是货币资本 D、属于直接信用形式 5、关于银行承兑汇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出票人是银行 B、承兑后,银行是第一付款人

C、贴现时需要背书 D、可以拿到银行贴现 四、名词解释

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 信用风险 商业信用 背书 消费信用 国际直接投资 五、简答题

1、简述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

2、与其他信用相比,银行信用具有哪三个突出特点。 3、简述消费信用的作用和负面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aa6c3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