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令智昏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2023-02-27 11:0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利令智昏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欢迎阅读!
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成语名字】利令智昏 【汉语拼音】lì lìng zhì hūn 【成语解释】

形容受利欲迷惑,使得理智昏乱。语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见利忘义、见利忘亲 【成语典故】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

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虞卿料事揣情,为赵画策,何其工也!及不忍魏齐,卒困于大梁,庸夫且知其不可,况贤人乎? 【成语注解】

1 太史公: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人。继承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并承遗命著述。后因李陵降匈奴事,迁为之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后为中书令,以刑后余生完成《太史公书》,后世称《史记》

2平原君:赵胜(?~公元前351战国赵武灵王的儿子。封于平原,故称为平原君。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为战国当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为赵之名相。 3、翩翩:形容文采风流的样子。 4、大体:整个局面。 5、鄙语:俗话、俗语。

6冯亭:?~公元前259战国韩国人。原为上党守,因秦绝上党归韩之道,于是附赵,受封华阳君。在长平之战中,与赵将赵括一起对抗秦兵,后战死。

7、长平:战国赵邑。战国秦将白起曾在此大败赵国,坑杀


赵降卒四十余万,是为长平之战。

8、邯郸:战国赵首都。地约在今河北省西南部,与河南省接界处。

【成语出处】

1《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2《南史.卷三五.顾凯之列传》:论曰:『古人云:利令智昏。甚矣利害之相倾也。

3、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一.战国自取亡》:赵以上党之地,代韩受兵,利令智昏,轻用民死,同日坑于长平者过四十万,几于社稷为墟。

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那弥轩真是利令智昏,等官出了题目之后,他却偷了个空,惨淡经营,作了一篇文字,暗暗使人传递与那肄业生。

5《官场现形记.第四回》:他指日也要回任,这藩台是不能久的。他便利令智昏,叫他的幕友官亲,四下里替他招揽买卖。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形容受利欲迷惑,使得理智昏乱。 使用类别 用在贪财图利的表述上。 【利令智昏造句】

1、他坦承自己一时利令智昏,才会盗用公款。 2、利令智昏的法官竟贪赃枉法,轻饶了重刑犯。 3、多年来,他利令智昏,干着监守自盗的勾当。 4、贩卖毒品的人真是利令智昏,这可是祸国殃民的罪行。 5、就为了这几个臭钱,他竟昧着良心犯下此案,真是利令智昏。

6、这伙歹徒利令智昏,竟然在光天化日下公然抢劫,当场被制服送警法办。利令智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b7003ca3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