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源《送人过卫州》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2-09-20 13: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杨巨源《送人过卫州》阅读训练及答案》,欢迎阅读!
答案,训练,阅读,杨巨源,卫州》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516题。

送人过卫州 杨巨源

忆昔征南府内游,君家东阁最淹留。 纵横联句长侵晓,次第看花直到秋。 论旧举杯先下泪,伤离临水更登楼。 相思前路几回首,满眼青山过卫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追溯过往,当年与友人在征南幕府共事,也曾在友人家经常逗留,足见两人相知之深。

B.颔联转写别后重逢的场景,纵意联诗通宵达旦,尽情赏花直到秋来,极言今日相聚之欢。

C.别筵上情难自抑,未饮下泪;行舟已远,犹复登楼远眺:颈联描摹送别之景,如在目前。

D.无论叙事还是描写,诗中语言朴实无华,不刻意雕琢,但诗意醇厚,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16.前人评价本诗的尾联有“摇曳之致”,请加以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5B

16.尾联纯用虚写,不写自己,而从对方着笔,想象友人途中频频回望,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不直言劝慰,而是想象友人此去,一路青山作伴,来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共6分)

补充细则:两种答题思路都可以:

思路一:如照参考答案,每一句的手法1分,解释手法、解说内容1分,情感1分。 思路二:抓住“摇曳”,手法不同(包括叙述视角变化)、情感丰富、景色变化各2分。 手法:“虚写、想象、对写”属于一类,1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属于一类,1分。“比喻、拟人”不得分。

【样卷示例】

6分:①诗人想象友人离别而去的路上,多次回过头望向诗人的方向,此景摇曳,缥缈不实,表达出诗人对友人嫉妒的依依不舍之情;②想象友人此时应是“满眼青山”下,借景抒情,表达出对友人的祝福与劝勉、对友人的不舍与祝愿交织着,此情摇曳,更显离别之悲,与知己分别之伤。

5分:①想象,虚写友人离去之途频频回首,表现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②借景抒情,借青山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③诗人描写的视角转换为友人,写友人过卫州的情景,颇具摇曳之感。

4分:①以景结情,想象友人离开之时频频回首,在连绵望不尽的青山之中便过了卫州,视角摇曳,以想象友人之视角描绘景色;②情感摇曳,令人动容,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美好生活的祝愿之情;③结构摇曳,呼应了文题“过卫州”

4分:①想象,想象友人回头看,表现情感深厚,景色空间变化有摇曳之致;②采用对写手法,友人对我的思念,表现我对友人的不舍,人物变化有摇曳之致;③借景抒情,青山过卫州,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2分:①景物上有摇曳之感,用拟人的手法,写青山过卫州,描绘出一幅动态之景,也说明自己送人过卫州;②情感上有摇曳之情,作者不知未来还能见几次面,内心产生动摇,不愿与友人分别,表达离别之情;③“几回首”体现出诗人摇曳的姿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d59d36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