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白居易诗歌对杜甫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2022-11-11 06:1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分析白居易诗歌对杜甫诗歌的继承与创新》,欢迎阅读!
白居易,诗歌,杜甫,继承,创新

分析白居易诗歌对杜甫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1、白居易的诗比较偏向记叙性,文学色彩较浓厚;杜甫的诗却着重表现他的感情变化,生动反映当时的时局转变,历史价值比较高。白居易常作长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十分著名,但他本身文笔不如杜甫,因此评价并不很高。

比如《哀江头》是抒情史诗,所写的是时事,杨贵妃的事只是陪衬;而《长恨歌》则是传奇,着重写的是爱情,时事只是这个爱情故事的背景。由此,《哀江头》半露半含,若悲若讽,回映多姿,唱叹有声,黍离之悲,流溢行间;《长恨歌》则刻划形容,淋漓尽致,层层渲染,一气舒卷,风华掩映,文情相生,哀感顽艳,悱恻动人

2、杜甫与白居易现实主义创作的不同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白居易诗歌的基本风格是平易浅切,明畅通俗。平易,是指用寻常的话,写寻常的事,明白自然,人人能够领略。宋代僧人惠洪《冷斋夜话》记叙白居易作诗令老妪都解的传说,虽不必真有其事,而他的作品文字浅显,少用典故和古奥的词句,便于广大读者接受,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他还喜欢提炼民间俗语入诗,增添诗歌的神趣。白居易的文章写得也很有特色。他虽然不属于韩愈、柳宗元的文学团体,却以其创作的实践,推动了散文的革新。

3、白居易和杜甫的继承关系

白居易认为“文章合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杜甫创作精神。其早期所创作政治讽谕诗如《秦中呤》及《新乐府》等,思想倾向鲜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症结,作了系统的揭发和批判,在新乐运动中创造成优异的业绩。甫其诗书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正义感与鲜明的倾向性,忠实地反映了这个时代,如新乐府诗《石壕史》.《新安史》.《潼关史》以及《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篇,后人合称《三史》.《三别》诗中书写了途中亲见亲闻的事实,真实地反映出战乱时代人民生活的痛苦,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和优念时局的心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fb5fa9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