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晶体简介

2022-12-15 01:0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光子晶体简介》,欢迎阅读!
光子,晶体,简介

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

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带隙PhotonicBand-Gap,简称为PBG特性的人造周期性电介质结构,有时也称为PBG光子晶体结构。

介:

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是在1987年由S.JohnE.Yablonovitch别独立提出,是由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周期性排列而成的人工微结构。

光子晶体即光子禁带材料,材料结构上看,光子晶体是一类在光学尺度上具有周期性介电结构的人工设计和制造的晶体。

与半导体晶格对电子波函数的调制相类似,光子带隙材料能够调制具有相应波长的电磁波---当电磁波在光子带隙材料中传播时,由于存在布拉格散射而受到调制,电磁波能量形成能带结构。能带与能带之间出现带隙,即光子带隙。所具能量处在光子带隙内的光子,不能进入该晶体。

光子晶体和半导体在基本模型和研究思路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原则上人们可以通过设计和制造光子晶体及其器件,达到控制光子运动的目的。光子晶体(称光子禁带材料)的出现,使人们操纵和控制光子的梦想成为可能。应用

简单地说,光子晶体具有波长选择的功能可以有选择地使某个波段的光通过而阻止其它波长的光通过其中。

背景:

微波波段的带隙常称为电磁带隙ElectromagneticBand-Gap,简称为EBG光子晶体的引入为微波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光子晶体完全依靠自身结构就可实现带阻滤波,且结构比较简单,在微波电路、微波天线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而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以从事光子晶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现状

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带隙(Photonic Band-Gap,简称为PBG)特性的人造周期性电介质结构,有时也称为PBG结构。

所谓的光子带隙是指某一频率范围的波不能在此周期性结构中传播,即这种结构本身存在“禁带”

这一概念最初是在光学领域提出的,现在它的研究范围已扩展到微波与声波波段。由于这种结构的周期尺寸与“禁带”的中心频率对应的波长可比拟,所以这种结构在微波波段比在光波波段更容易实现。

光子晶体概念的产生:

1987年,E. Yablonovitch S. John不约而同地指出:在介电系数呈周期性排列的三维介电材料中,电磁波经介电函数散射后,某些波段的电磁波强度会因破坏性干涉而呈指数衰减,无法在系统内传递,相当于在频谱上形成能隙,于是色散关系也具有带状结构,此即所谓的光子能带结构(photonic band




光子晶体

structures)

具有光子能带结构的介电物质,就称为光能隙系统(photonic band-gap system,简称PBG系统),或简称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s)



自然界中的光子晶体:

一、蛋白石:

盛产于澳洲的宝石蛋白石(opal)。蛋白石是由二氧化硅纳米(nano-sphere)沉积形成的矿物,其色彩缤纷的外观与色素无关,而是因为它几何结构上的周期性使它具有光子能带结构,随着能隙位置不同,反射光的颜色也跟着变化;换言之,是光能隙在玩变色把戏。



二、具有光子晶体结构的生物

在生物界中,也不乏光子晶体的踪影。以花间飞舞的蝴蝶为例,其翅膀上的斑斓色彩,其实是鳞粉上排列整齐的次微米结构,选择性反射日光的结果。





2003ANDREW R. PARKER等发现Pachyrhynchus argus,它的外壳分布有和蛋白石一样的光子晶体结构类似物,其具有从任何方向都可见的金属色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fba3aaf12d2af90242e6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