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2022-07-21 17:2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应如何对待“问题”学生》,欢迎阅读!
对待,教师,如何,学生,问题

教师应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所谓问题学生,就是在思想上,行为上、学习上出现一定问题,进步缓慢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堕落、意志消沉、无视纪律、集体观念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学校和生活中得过且过,在传统教育中,多数教师将问题学生视为班级的累赘,自己工作中的绊脚石,要么严加训斥、冷嘲热讽,重则体罚,要么弃之角落、不闻不问。然而,在大力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强调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转化问题学生已成为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之一。那么,作为站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究竟应该怎样去面对他们呢?

一、 确实摸透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

据调查分析问题学生一般存在的三种心理。一是防御心理。因为他们身上坏习惯多,思想包袱中,害怕在公共场合下受到批评,随时都在警惕来自老师和同学责难。因此,常常表现出有错不承认的防御状态。二是矛盾心理。心情舒畅、境遇顺利时,就想好好干,一旦受到挫折,遇到困难,便萌发自卑心理,情绪上起伏很大,行为上忽冷忽热。三是心理。他们往往不能进行自我解剖,不能展开自我批评,而是错误地把自己后进的原因归结为老师、同学、家庭等。因此,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出现逆反行为,主要表现在对学习五兴趣、纪律松懈、厌学等,甚至做一些危害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事。

二、有针对性地加强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根据问题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不难看出,问题学生也并非无药可救,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忍让具有一定的积极因素。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另一名家业强调: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因此,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诚心去奉献,耐心去诱导,转化障碍生并非难事。 1问题学生奉献一片爱心。

因为问题学生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但他们也有自尊,也希望得到别人真诚的鼓励、支持和帮助。夏 尊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特别是科 任教师,


更应该用真诚的爱心去抚慰障碍学生拿受伤的心灵,以高尚无私的人格力量去消除他们的防御心理,绝不是歧视他们,更不应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真正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心灵交融。

2全面认识和评价问题学生

要留心观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即使公正地予以表扬和鼓励,消除他们的和消极心理,主动加入班级体中,使他们真正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

3问题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尊重其人格、培养其自尊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决不能使其本已受伤的心灵再受伤害。正如一个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因此,可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从而使其消除无为心理,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产生前进的动力。

总之,对问题学生我们不能随意放弃,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客观地分析、耐心地引导,问题学生将不会是障碍,甚至有可能一跃千里,一鸣惊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2fc6df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