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古诗“读”法

2022-04-28 02:12: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例谈古诗“读”法》,欢迎阅读!
古诗

谈古诗“读”法

如皋市东陈初中

千百年来,古诗以其凝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深邃的意境,传唱千年不衰,彪柄文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亮的瑰宝。

初中语文教材选入了大量的古诗经典力作,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隐遁山林之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羁旅思乡之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世哀民之音等等,其情感人,其境动人。这些经典之作,对陶冶青少年的爱国情操、培养青少年审美情趣、激发青少年的奋发进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该如何去品“读”,析“读”,值得探究。 一、 寻史知其人。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知人论世”是正确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常言道:“诗如其人”“知其人,方能解其言”,了解“其人”,则能从侧面了解其诗,理解其意。

诗的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作品即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现。读诗须先知其人。可通过看注释、查资料,了解作者的人生阅历,作品的创作背景,历代名人对其评价等等。查询、收集的过程,是积累感性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实践的过程,更是为进一步赏读作好铺垫的过程。只有在感知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比如:在知晓了李白那种豪迈奔放的诗风之后,再去诵读他的《望庐山瀑布》和《望天门山》,就会有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感受,从而对诗人情感、诗歌情境有更深的理解。“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淳”,这是宋代大诗人辛弃疾对陶渊明的高度评价。陶渊明生活在“真风告退,大伪斯兴”的年代,而能有“真淳”之人品诗晶,属难得。我们读了史人如是评价,再读其《饮酒》这首最有影响、流传深远而又最难解读的诗,就顿悟这是诗人内心之境所投射出的,由七彩日光融贯而成的一道反光。再如了解了李白、杜甫对孟浩然的赞语,再去读孟诗《过故人庄》,就觉得“清诗句句尽堪传”,难怪“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了。

二、 读思扣其法。

一首诗的意旨神韵谓之“诗神”如果说诗题是诗意的凝聚点,那么,诗之技法可谓“诗神”的闪光点。我们诵读诗歌,应紧紧扣住诗题和关键技法来研读,对诗意作延伸和拓展



1


的想象。如读杜牧的《泊秦淮》,吟诵时,可扣住一个“泊”字来想:诗人何时船靠秦淮河?(“夜泊”)当时之境如何?(夜色迷茫,“笼”)诗人之心境怎样,“是欢快还是忧愁?凡此三思而知一“泊”一“笼”的妙用使诗之神韵油然而生。又如读《春望》,在不厌诵读中可作如是思:诗人杜甫在何季节眺望何处?那里的景色怎样,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吟诵时,扣住诗题细品,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其时长安已被安史之乱的叛军所据,一片荒芜破败之景,由此不难体察诗人感时伤怀的痛楚。“春望”寻常二字,却融合了全诗的内含。再如读《诗经》之《关睢》,反复吟诵,知其赋、比、兴为何事,方可知诗为何物。只有感知了诗由雎鸟叫声而引发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意,才明白在形象与情意的关系上是“由物及心”的,“兴”因物而兴,物在心先,这就是“兴”之手法的妙用效果。还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从诵读中看作者运用夸张之手法,只一个“愁”字,却展现了绵延无绝的愁思。像《凉州词》《忆秦娥》诗人为凸现诗的情境,则采用以“行”写“情”的技法,无不给人情真意切之感。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尽在轻吟慢诵中体悟其妙。 三、 赏析明其意。

中华诗篇源远流长,其中大多远古之作,如果我们只是“就诗论诗”,是难解其意的。我们只有学会去欣赏她,才能更好地理解她。“诗无达诂”,一首诗见仁见智,读者有欣赏的自由。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诗亦如此。诗人的经历不同,风格各异,他们各有各的“门道”。要读好诗,就要懂得如何去赏析,在赏析中明其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七绝《题惠崇春江晚景》的前两句。《春江春景》是惠崇画作,苏轼为画作题写诗,避原画之图景,力求传达画之意境,给人以春色关不住的感觉。因此,这里不仅有画意,有诗情,而且包蕴了生活的哲理,是作者对原画画意的引申,展现了春天给万物带来喜悦的深邃意境。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七绝《书湖阴先生壁》()的后两句。“湖阴先生”是诗人好友杨德逢的别号。诗的前两句“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写出庭院之清幽,已表现友人品德高雅,生活情趣盎然。后一联写院外环境之奇秀,上句写一条清渠携绿绕田,诗人用一个“护”字和一个“将”字,把渠水人格化,似乎它有意携带鲜丽的绿色,展臂护田。这句已把原本静态之水,描绘得充满活力、富有情感。下句更是绝妙,庭院对面之青山,竟然撞门开户,把一片苍翠欲滴的山色送了进来。“排 闼”“送青”四字,写出静山若奔的动态,真是神来之笔。于是,自然的生机,友人的情谊,

2


情怀的高洁,隐士的形象均气足神实地跃然纸上。

诗意固然深,善赏自然明,我们从赏中感悟,于析中明意。 四、 品味悟其境。

诗歌由于作者自身的原由、时代的因素,往往蕴含深刻,仅仅依赖于诵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咀嚼”品味中理解其境。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倘若我们诵读时只观照这孤帆、远影、碧空、长江流向天际的形象,那是怎么也体验不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久久难舍的浓烈感情的。

如果我们透过诗歌形象而去细品,就会发现当时诗人在江边驻足眺望,直至孤帆、远影在“水天之际”“尽”而情仍不能已,不愿归去的情景,这才悟出诗的意境所在了,就会觉得当时的情境是何等的动人。再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唐·李煜《虞美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王伦》)。诗中之“愁”“情”均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心理状态。而这里诗人用自然物来描摹形容,把不可捉摸的主观情感“物化”了。这样一品,读者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产生对欣赏客体的直观,获得喻体形象所具有的自然美感。这化无形为有形、催人入境之妙,实在是境界的一种跨越。“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钟嵘《诗品·序》),这种种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的现象和遭际,当然更使人感动,所谓“凡斯种种,感荡心灵”,全在于细品 “其味”切悟其境。

过重利欲,遂会失去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颗关怀宇宙人生万物的活泼美好的心灵。“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叶嘉莹《诗馨》)。我们自己学会读诗,教会学生学习读诗,这笔无价的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地流传,人文素养也会得以不断提升。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5f8e91e2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