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的诗词《谒金门·五月雨》赏析

2023-04-28 21:34: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陈子龙的诗词《谒金门·五月雨》赏析》,欢迎阅读!
子龙,金门,赏析,诗词,五月

陈子龙的诗词《谒金门·五月雨》赏析

《谒金门·五月雨》 明·陈子龙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赏析】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两句点题“雨”,描写的是雨景。在那黄莺儿啼叫的地方,满天正飘洒着雨丝。这雨是黄梅雨,与夏季的急雨有很大区别,作者谓之“疏雨”,即稀疏细雨,便十分准确地抓住了梅雨的特点。“摇荡”形容雨丝飘洒的状态,因是“疏雨”,显得轻柔,稍被风吹便飘摇不定,这也是从梅雨的特点着手。这句景,为视觉所见,“莺啼处”则是听觉所闻,因莺啼声清脆婉转易引人注意,才有后句的雨景描写。这两句作为词的开篇,有声有景,意境优美迷离。既然是梅雨,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淅淅沥沥、绵绵不休,连续下了多日,使得春花凋残,春树青翠。不仅如此,江南梅雨季节,湿度大,气温多变,给人带来轻微的寒意,以致“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

最后两句由雨写到转晴。已近黄昏,花影随着太阳光线移动,就好像在催促着薄暮的到来。这里“弄”字“催”字都用得很巧妙。张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在这样精彩的句子,王国维评曰“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本词中,作者不说“花弄影’,而说“花影弄晴”,也就是说花影摇动引起光线的明暗变化,给人以晴的感觉,又是一层境界。“催薄暮”之“催”字,赋予花影以感情色彩,写薄暮在花影轻摇中渐渐移去,好像是花影在催促傍晚的到来。感情及其细腻,表达也十分精彩。

扩展阅读:陈子龙的简介

陈子龙(1608712日—1647615日),明末官员、诗人、词人、家、骈文家、编辑。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六月初一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初名介,


后改名子龙;初字人中,后改字卧子,又字懋中;晚号大樽、海士、轶符、於陵孟公等。崇祯十年进士,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继而任南明弘光朝廷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五月十三投水殉国。

陈子龙的或伟丽秾艳,直追齐梁初唐;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形成沉雄瑰丽的独特风貌,为云间诗派首席,被公认为明代最后一个大诗人、“明诗殿军”,并对清代诗歌与诗学产生较大影响。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清词中兴的开创者,词评家谭献、龙榆生等人均对其词作评价甚高。

陈子龙祖上世代务农,父亲陈所闻,以文学名江南,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官至刑、工两部郎。陈子龙于万历三十六年五月初一出生,父亲为其取名为介。不久后,其母告诉其父,在生子当晚,梦见房间壁上有龙出现,“蜿蜒有光”,其父因此改其名为“子龙”。五岁时,生母病逝,使其受到很大打击。六岁入学,勤治经史,力攻章句。天启三年(1623年),十六岁的子龙举童子试,县试中名居第二,府试也位居高等,但在院试中落选。次年再次在院试中落选,直到十八岁时,第三次参加童子试,才获得成功,成为生员(“秀才”)。时大批廷臣因为反对魏忠贤,纷纷被削职为民或逮之狱死。陈所闻告病在家,每阅邸报,扼腕叹息,教陈子龙剖析邪正,明辨是非。天启五年1625年),他先后与本郡夏允彝、徐孚远、周立勋、宋征璧以及苏州、嘉兴等府的一些文人学士结为好友,切磋学术,议论时务,后来大都成为明季江南党社运动的骨干分子。天启六年(1626年),补松江府学生员。父病殁,居家守孝,闭门不出,博览群书,尤其致力于古文词。

扩展阅读:陈子龙的文学成就

明清易代之际,陈子龙以其特出之才情文章与铮铮之民族气节成为当时文人之代表、明末清初江南风云人物、文坛盟主,《明史》本传称其“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a57eaaef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