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都有“官职”

2023-04-04 17:2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脏六腑都有“官职”》,欢迎阅读!
五脏六腑,官职

五脏六腑都有“官职”

作者:暂无

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1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江海涛

阴阳、脏腑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特别关注五脏六腑。所谓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的总称;而六腑,是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有意思的是,古代中医就把五脏六腑分配了“官职”,用社会现象来比喻人体。

肝为“将军之官”。将军的性格需要有冲劲。肝在五行中属木,对应于春天,象征着一股阳气向上冲破阴气的束缚,这就是肝的性格。肝能使气机畅通,表现在调节情志、促进脾胃消化等方面。

胆为“中正之官”。所谓“中正之官”,即决断者、裁判官。当人犹豫不决时,需要靠胆来“拍板”做决定。胆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决断能力,人们常说“胆大”、“胆小”,实际上说

的就是胆的功能。胆功能良好时,人做事果断干脆;胆功能不好时,就会表现为胆小、没主见。

心为“君主之官”。心像君主一样主宰着人体的血脉运行,四肢百骸的营养都依赖心脏所泵出的血液供应。另外,心还统摄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它的功能状态决定了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

小肠为“受盛之官”。“受盛”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意指小肠是接受营养的器官,它能够帮助食物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如果小肠“火力”不足,人就比较容易受凉和腹泻。

脾为“谏议之官”。脾在身体的中央,负责机体的运化,布散精气。人体哪里出现问题,脾就会把信息传递出去。另外,脾秉性缓和、中正,不偏不倚,所以能公正地反映问题。

胃为“仓廪之官”。“仓廪”是储藏粮食的地方,胃的官职就类似于粮仓的管理员。胃负责接受和容纳食物,并经初步消化,转化成食糜,再下传于小肠,最终形成的精微物质经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肺为“相傅之官”。也就是辅佐君主的宰相。肺主呼吸,它的特点是节律性很强,能够把心脏泵出的血液有尺度地布洒到全身。这种性格就像西汉宰相萧何一样,因此把肺称作“相傅之官”。

大肠为“传导之官”。“传导”有接上传下的意思,指大肠能够接受身体上部传来的食物糟粕,并向下转化为粪便排出体外。肾为“作强之官”。是说肾内部储藏的精气能够发挥起强大的作用,就像一个大力士。肾脏表面看起来静止不动,但里面蕴藏着生机,肾精充盛则人筋骨强健,精力充沛。

膀胱为“州都之官”。膀胱是人体内水液所归的地方,水液逐渐汇集起来就像一个大都市,因此说膀胱是“州都之官”。三焦为“决渎之官”。三焦是六腑之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大致分布在人体的头面、胸、腹腔部位。目前学者对三焦的某些概念尚存在争议,有的说它“有名而无形”,有的认为它对应于人体胸腹腔的某些脏器。但是相比于研究三焦具体在哪,学者们更愿意关注三焦的生理功能,认为这更有实际意义。三焦能运行水液,是人体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所以将三焦称为“决渎之官”。决渎是疏通水道的意思,“决渎之官”便是负责水利工程的官员了。

(摘自《生命时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b9c4ea5d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