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词魅力永恒绽放

2022-11-25 01:1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古诗词魅力永恒绽放》,欢迎阅读!
古诗词,绽放,永恒,魅力

让古诗词魅力永恒绽放

摘要:古诗文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高度肯定古诗文学习的价值。学习古诗文对学习语言材料的积累、情感体验以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小学 古诗文 教学

作为一名农村的语文老师,我非常喜欢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国艺术长廊里的一朵奇葩,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美妙的意境,对人的性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净化、延伸和升华。然而长期以来,古诗词教学在形式上稍显单调,大多停留在讲讲、读读、背背的路子上,忽视了诗歌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人类灵魂净化陶冶的张力,忽略了作为文学作品本身所固有的美。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工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如果对王安石的人生经历没有一定的了解,对宋朝的社会没有一定的了解,对王安石变法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就成了导游词,完全失去了韵味。特别是对王安石变法没有一定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成了纯粹的写景了,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乡愁的真实写照:诗人还未远离家乡,就已为何时能返家乡而愁绪满腹了。虽然现在提倡个性化的阅读,但也不能曲解了诗人的感情。 二、借助注释及课文插图理解诗歌大意

因为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区别是很大的,所以必须借助注释。如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解释是因为,与现代表示动作的实在是相差甚远。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完全没必要把古诗词的白话译文抄给学生。因为古诗词都讲究意境美,可谓充满了诗情画意。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都配有插图,正好让学生从图画上直观地了解古诗词的大意,并且没有语言习惯的障碍。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吕岩的《牧童》,插图中天空一轮明月,皎洁如玉,月光下,小牧童身着蓑衣,手持竹笛,席地而躺,似睡非睡,眼望明月,若有所思。学生只要一看图,对于这首诗的内容便有了几分了解。 三、以循序渐进法融入古诗词 如辛弃疾的《清贫乐·村居》,可这样提问:同学们想想看,他们兄弟三人,谁是家中的主要劳力啊?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大儿子。”“对了!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哦,从字可以看出,扛锄头是相对比较重的活儿。大儿子年龄大些,所以他担负着在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任。我们再接下来看,二儿子年纪稍微小些,所以他就做些纺织之类的活,在仔细地编织鸡笼。而三儿子呢,他年龄最小,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所以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大家说这幅画面美不美啊?老师可继续提问:溪边卧剥莲蓬一句,同学们想到自己的童年是什么样儿的吗?”“二儿正织鸡笼一句,二儿一边织一边会想些什么?”“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中,大家可以联想到这对老人聊些什么事情?”“若我们继续往里走,还会看见什么样的景象?老师一连串的提问,把学生一步步引入了诗词的美


妙意境中。

四、激发兴趣,乐教乐学

为了让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兴趣,我在班级布置上别出心裁。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内容合适的古诗书法作品,并定时进行更换。语文课前让学生诵读古诗,并养成习惯。在教室的黑板报上画出一个小角落作为每周古诗文专栏定时更换栏目内容,让学生记诵,积累其中的内容并且定时检查。 五、整合资源,积累文化底蕴

有比较才有鉴别。对古诗词的学习要注意整合以往的古诗词资源,对同类诗歌进行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以往所学的诗歌知识进行梳理、总结,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更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

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富农村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任运昌 新课改进程中的古诗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0(3)

[2]赵立平 何政文 新课标下的古典诗词教学探索[J].甘肃教育2005(12) [3]路珊珊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J].神州(中旬刊),2013[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d1adb3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