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 材料作文“愤怒的韩红”导写及例文素材

2022-08-11 12: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高考语文 材料作文“愤怒的韩红”导写及例文素材》,欢迎阅读!
韩红,例文,素材,作文,语文

2020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材料作文“愤怒的韩红”导写及例文

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网易娱乐1229日报道29日晚,著名歌手韩红更新微博,称其正在观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微博字里行间难掩激动之情,甚至爆粗口怒骂日本人。韩红称会与日本人永世为敌,并发誓从现在起拒绝使用日货。此微博瞬间吸引大量网友转发,大部分网友持支持态度,盛赞韩红的做法,但亦有部分网友称公众人物还是应该冷静说话。

对于这一新闻事件,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解析

这篇材料紧扣社会热点,选取了当下网络时代一个很普遍的事实,即公众人物成为舆论的焦点,他们呈现在受众面前的言行尤其是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都会引起社会很大反响。所以首先必须明确韩红不是一个特例,更不是一个特指,而是公众人物的代表,是一个集合名词。如果仅仅就事论事,就失去了整个材料所应反映出的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而转变为对事件主人公的褒贬之词。

其次,必须明确,尽管韩红微博也是紧扣社会热点发出的声音,但是材料强调的重点并不在于韩红如何看待日本人的态度,也不是要学生发表关于中日关系的高谈阔论。不然就滑向政治的泥淖,而不是语文的作文。

很明显,材料强调的重点在于最后一句话涉及的网友对韩红做法的看法上。如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立意。

1.网络时代的受众更应该有辩证的思维能力。首先因为这个社会是个多元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并存,甚至并行不悖。各种名目的宣传鱼龙混杂,难辨真假。其次,对于政治敏感问题,更应该慎重,囿于自我狭隘的偏见或者被神圣化的民族主义一定会影响公正的判断。比如对于大部分网友对韩红持支持态度的事实就该辩证分析,尽管从民族感情上看,韩红的做法是可以并且应该得到理解的,但是将造成中国人民灾难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外延扩大至所有日本人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同时,将两国在政治立场上的分歧扩大至经贸领域更是不现实和不理智的,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本是互惠之举,拒绝使用日货显然并不是解决中日两国政治分歧的正确途径。大部分网友的支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的进发,但同时也反映了民众一定的盲目性和盲从心理。

2.公众人物更应该谨言慎行,对受众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为公众人物有较大的公开性和较强的影响力,所以他们在公共场合甚至私下的个人生活中都更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因行事不谨慎或者行为不端造成恶劣影响的例子在政界、娱乐界、教育界比比皆是,当然,正面例子也不胜枚举。

例文

爱国之心与爱国之语

郭秋宁

爱国,一个流淌于我们血液中的词语,如今我却难以将它正确地诠释。太多的过往,让我在众多“爱国”之事中迷惘,太多情感的宣泄,都被灌上了爱国的旗号;太多不负责任的咒骂,都已成为爱国的象征。然而,这样的“爱国”真的可以是我们民族团结一致的纽带,真的可以以此谱我中华复兴之华章?

泱泱中华,辗转春秋。曾经的风霜岁月,在国人的心中刻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那伤,


那痛,那几经欺凌的沧桑,都让我们怕了,让我们只向前走而不敢回头看了,让我们拒绝历史。即使那血淋淋的事实再现于我们眼前时,我们除了咒骂,除了愤慨地发泄,别无他策了。但理性的我们应当看到,与其宣誓出与别国势不两立的口号,不如以大国之包容承接,以历史之明辨反思,以切实之行动推动我们向前进取的巨轮。

针对韩红观影后痛骂日本人、称与日本人从此永世为敌的事件,我更愿意将之理解为一个直爽的女性一时愤怒的发泄;较之爱国,未免小题大做。可细细想来,是不是有一种狭隘的爱国主义的毒瘤正在逐步侵蚀我们国人的内心,正在刺痛我们脆薄的精神世界?

假若我们每个人都抱有这样的心态,那么,这将模糊了中国的未来。假若我们国人不能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面对历史、面对世界,不能戒掉我们心中虚妄的骄傲与自满,不能沉静自若、躬身自省,那么中国之崛起也难免于虚华的泡沫。民国时期,孙文也曾有过一种狭隘的爱国主义,他所要复兴的是汉人的中国而不是满人的中国。但是,历史的智慧给了他残酷而又现实的答案,狭隘的爱国是无法筑起统一的大梁、抵住别国的侵略的。直到他和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后,才开始放弃了这种狭隘的爱国想法,用真正博大的胸怀来为国效忠。

爱国主义不是空无的口号,不是一时愤怒的不解,而应当是一种我们放在心上的责任。不可否认,在我国,爱国主义一定程度上被政治化甚至神圣化,公众人物剧烈的“爱国主义”当然也很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但是,舆论效应的双面性已经告诉我们,这样的“爱国主义”是有争议的,更甚者,会使人联想到炒作。记得几年前,浙江大学一名教授为支持国货,亲手砸了自己的日产车,并在新买的QQ车旁照相“留念”,引起一片哗然。这种狭隘的爱国主义不仅起不到积极的导向作用,相反会成为学生们批驳的对象,同时也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向型经济相悖。“身土不二”的精神固然可贵,但假若我们忘记了其中的内涵,忘记了学习那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

历史的责任就要由历史承担,我们没有资格因为曾经的历史而责备现在的人们。当我们被历史激怒而怒不可遏时,我们应当做的不是发誓与某个民族决裂,而是励精图治、发愤自强,用我辈之崛起,使国家傲立于不灭的东方。

考场点评

不要狭隘的爱国,这是清醒的中国人的呼声。文章以爱国开始,又以承担收束,展现了当代有思想的青年的爱国热忱。文章结构紧凑,事例与论点相得益彰,以冷静而客观的态度表现出当代中国人爱国主义应有的风范,给盲目的狭隘的爱国主义者们上了一堂教育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fec65e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