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023-01-31 15:2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欢迎阅读!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就业,大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作者:张瑞

来源:《财讯》2019年第19

; 要: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严重的的现状,本文通过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途径和办法,为政府解决大学的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大学生就业 一、引言

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凸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为人才供给充裕与人才需求紧缩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高校扩招带来的是大量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另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下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各类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总量失衡;高校的专业设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但能力有缺陷等等,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是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分析的,笔者认为,这些解释都或多或少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大学生真的已经过剩了吗?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 年我国从业人员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学教育水平的人员为主体,占75%左右,其中接受过高等教育仅占4.7%,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 年。这种受教育程度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解释

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中,有性别、种族、学历,家庭背景等,不过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更多地表现为制度性分割。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其投资的动力是它能给受教育个人及其家庭带来较高的回报。如果获得的收益不能超过或至少抵消投资的成本,投资教育是一项不划算的事情。而投资收益的获得是以找到适宜的工作岗位为条件的,因此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对大学生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发展经济学认为,教育的收益是预期的,因此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估算教育收益时必须对教育未来年份的收入进行贴现,然后把收入的贴现值和成本的贴息值进行比较。一个家庭是否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和投资多少,取决于贴现收入与贴现成本的关系.如果贴现收入大于贴现成本,投资就是有利的,反之,如果贴现成本大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贴现收入,投资就不值得进行。因此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大学生对自己的收入有较高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而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呈持续的扩大趋势.从地区差距看,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国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所划分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人均收入差距都呈扩大趋势。

从所有制看,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的收入差距是不断拉大的,1985 年国有单位职工收入为集体单位的1.25 倍,2005 年这种差距扩大到1.71 倍,20 年间增长了36.8%,另外,如果考虑到我国的国有单位职工,除了从企业和单位领取货币收入外,还能受到住房、医疗、劳保甚至托儿、食堂、交通等福利待遇,各种补贴一般占职工总收入的40%左右。而集体所有制单位这方面通常比国有单位差。这就意味着,国有单位与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实际收入的差别比名义收入的差别要大。

从行业看,在分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里,第三产业中与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科研服务等相关的行业收入在所有行业中最高,而传统的第一产业收入在所有行业中最低,2005 年收入最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0558元,比上年增长了15.9%,收入最低的为农、林、牧、渔业,仅为8309 元,比上年增长了9.1%,高低收入行业的差距由上年的4.6 倍扩大到4.88 倍,由以上劳动力市场上各种收入分配的不均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大学生就业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主要劳动力市场无疑更能满足大学生的追求高薪收入的需求,因此往往成为就业竞争的热点。但大学生喜欢去的地方恰恰吸纳能力小。选择偏好与实际岗位需求有限性的差异无疑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四、解决途径

1)合理调整教育结构

当前人才供求明显存在着结构性的失衡,完善教育结构还需做进一步的努力。政府应根据市场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蓝领人才,同时适度缩减大学生的招生规模,调整其学科层次,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分层,精英教育和普通教育可以并行不悖,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发展模式,使劳动力的供给知识结构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

2)发展和规范次要劳动力市场

改善该部门的就业环境,缩小与市场的差距,逐步实现两级市场一体化。政府要大力发展民营和乡镇企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企业的技术含量,合理調整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同时健全和完善劳动立法,提高执法和监督的力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后,还要废除一些束缚人才流动的人事制度如户口制度和档案制度等,这样,就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跨地域流动的人才提供便利,最终实现全国人才市场一体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14f845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