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周伟森“骑虎难下”

2024-03-13 11:40: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虎王”周伟森“骑虎难下”》,欢迎阅读!
周伟,虎王,骑虎难下

2006815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撰文,建议中国用“以虎养虎”的方式来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老虎,不少国内外动物学家也赞同这一观点。于是,如何对老虎进行合理保护的话题,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篇文章令记者想起了一个人――桂林的养虎大王周伟森。20069月末在一个距离桂8公里远的名叫熊虎山庄的地方,我们见到了他。

山庄占地2000多亩,有1300多只老虎。不仅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还有一种由孟加拉虎变异而来的白虎。老虎三五成群,分布在各个虎山。走近虎山,从林间闪过的虎影,传来的阵阵虎啸,不时地提醒着人们:这里是虎的王国。 古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森林中,一只老虎的占地面积是三到五十平方公里,而在这里一个不足200平方米的虎舍里,却生活着三十几只老虎。 在一个虎山,我们见到了周伟森,他讲起了他的养虎故事。

1962年,周伟森出生在广西平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自幼喜欢小动物,放过鸭子,养过蛇和猴子,18岁就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养殖大王。1988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其中鼓励个人和集体驯养野生保护动物的条款,引起了周伟森的极大兴趣。

那一年,周伟森从各地动物园引进12只老虎,试着养起来。在传统的中医药中,虎骨有着极高的利用价值。周伟森热爱老虎,但也是商人,交谈中。他并没有刻意回避自己养虎的真正目的l一靠养虎赚钱。

天降之财成不养虎大业

初次养虎,横在周伟森面前的困难不少,但是需要他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却是老虎的伙食问题。老虎是食肉动物,除了肉这些森林之王什么都不吃。

三岁的老虎一天要吃八公斤肉。一年下来,一只老虎仅伙食费就要四五万元,12只老虎一年少说也得五六十万,周伟森养蛇养猴的钱,不够老虎填饱肚皮的。 摸着一天天瘪下去的腰包,周伟森动摇了。就在周伟森发愁时,幸运之神降临到他头上。那一年,周伟森飘零海外的两个叔叔回家了。他们在海外拼搏几十年,资产早已过亿,可惜两老膝下无子。这次回乡,两个叔叔除了寻根问祖外,还希望能在自己的侄辈中找个人去继承事业。

周伟森没想到的是,两个叔叔不约而同地都看中了他,并且分四次给了他25亿元人一币,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周伟森建个酒店在桂林发展旅游业。这笔资金的及时注入,不仅解决了周伟森的后顾之忧,还为他将事业做大提供了保证。 这后的两年时间里,周伟森的老虎接连繁育成功,养殖场的老虎一天天多起来。1993年,31岁的周伟森正式向广西林业厅提出申请,请求批准建立一个专门饲养以老虎为主的濒危野生动物科研发展基地。鉴于他在养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当年即获得特批。此后,周伟森便开始了他的养虎生涯,成为中国以个人投资者身份大规模养虎的第一人。

在叔叔的支持下,1997年,周伟森投资3个亿,将养虎基地从平南县老家迁到气候宜人的桂林。周伟森利用山庄的空地,还养上了黑熊、狮子及各种珍稀禽类。

法律禁令

山庄的老虎一天天多起来。多的时候,一只母老虎一年就能生下15只小老虎。周伟森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可是有一天,他看着老虎却再也乐不起来了――虎群越来越庞大,费用消耗也越来越高,


却不能带来任何利润。养虎成了周伟森只赔不赚的无底洞。

19999月,周伟森的熊虎山庄第一次出现经济危机,山庄不仅半年没给工人发工资,还欠周边老乡不少养牛养猪的钱。

山庄171只老虎,如果没肉吃,那一定会出大乱子!面对山庄出现的危机,周伟森的解决办法就是变卖企业。当时,周伟森有几家企业,都盈利。周伟森首先把变卖企业的目光集中到运输船队上。按照当时的市价计算,他的运输的船队可卖到一千八九百万元。但是,由于山庄的经济状况早已被买家掌握,几个买主联合压价,竟然将价格一直压到了1150万元。方僵持不下,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天凌晨,山庄东北虎养化区,一只饿了三天的大虎竟然吃起了小虎。得知这个情况,周伟森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只好忍痛1150万的低价卖掉了船队。

一只成年虎每天要吃十几斤肉,山庄171只老虎一天就要吃掉两三万元,卖企业的钱又能维持多久?

这时,周伟森想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那条向国家交售野生动物保护产品的规定。或许“以虎养虎”的路子能为他养虎带来一线生机。

如果按照当时社会需求同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养虎这个项目很有发展。但是,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一个《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这个通知规定,严禁虎骨贸易,取消虎骨药用标准,今后不得再用虎骨制药。这条法规的出台,完全否定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可以利用的规定,这意味着老虎利用的大门紧紧关闭了。老虎死了还动不得,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们冻起来。如此,周伟森专门修了一个体积近40立方米的冷藏库。打开库门,满库的死老虎横七竖八。冷藏库外面的两台发电机日夜发电。光“养”这近两百只死老虎?山庄每年就要倒贴几十万元。

一边是国家严禁销售老虎,就连死虎也不能利用、不能销毁的法令,一边是养虎昂贵的伙食花销,国内许多动物园早就放弃了对老虎的繁育。但是,周伟森放不下自己的老虎,这个包袱让他越背越重。

“骑虎难下”尴尬

2000年,为了减轻自己养虎的负担,周伟森开始筹划放虎归山。当年7月,周伟森向广西林业厅提出在桂林猫儿山放归10只华南虎的申请。很快,广西林业厅就给了他一个如雷轰顶的答复:不准放。原来。现在山林中缺少老虎喜食的野猪狍子等小动物,没东西吃,放出去的老虎难免会伤人。周伟森精心筹划的放虎归山计划落空了。

活虎养不起,死虎卖不得。2001年,骑虎难下的周伟森在老家平南重操旧业,建起了养殖场,但所得利润仍然不能满足老虎的胃口!

2002年,熊虎山庄的老虎进入繁殖高峰期,仅上半年,山庄就有168只小老虎出生,而此时的周伟森已经身心疲惫。他向广西林业厅递交了一份书面报告,请他们代交国家林业部,请求国家接管他的熊虎山庄。

然而,他又一次没想到,林业部竟然拒绝接收!原来,1987年国家体制改革,动物园从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变成自负盈亏的企业。由于老虎伙食太昂贵,许多动物园都放弃了对老虎的繁育。这笔养虎的专项资金也取消了。国家在一无养虎专项资金,二无场地放养的情况下,又怎么能接受周伟森的捐赠呢?

但是,了解到周伟森养虎的艰难处境后,国家有关部门给了他大力扶持,将周伟森的山庄指定为国内唯一虎种源繁育基地,并给他下拨了750万元虎种基地 款。 国家的这笔拨款,看上去不少,但与周伟森养虎的巨额开支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利用这笔资金,周伟森只有想办法自救。山庄旅游,就是周伟森打出的第一张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160de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6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