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印度随笔

2023-01-25 21:3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3-印度随笔》,欢迎阅读!
印度,随笔,13

印度随笔

129UA航班深夜抵达印度首都德里,对印度进行了一周的访问。

印度这几年开始改革开放,处在相当于我国20年前刚开放的状态。交通乱哄哄的,环境污染严重,人民比较贫困,赤贫占总人口的30%。由于民族文化问题、宗教问题的牵制及沉重的人口负担的拖累,印度的发展还会有相当的困难。与中国相对走上了发展之路,各方面的环境正在理顺相比较,这种差距还会拉大。

我们访问了印度的大学,以及它的高科技开发区,印度的硅谷班加罗。

印度有200多所大学,2000多所高等学院,每年吸纳350万高等教育的学生,许多大学非常出名。我这次访问了印度最著名的大学IIT它的副校长率七、八个相关系的系主任接待了我的访问,也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以及一些博士的研究课题。

印度人很聪明,古代数学哲学是十分发达的。他们的教授在向我们进行技术介绍时,也恭维我们:中国人也很聪明,硅谷那儿说什么叫IC就是INDIACHINA,印度人和中国人合起来就叫IC。虽然是风趣的一句话,说明了一个问题,两国人才流失都十分严重。IIT学的入学资格,差不多考试成绩平均都达97分以上。但学生毕业后,大多去了美国。美国由于提供了好的环境,吸纳了全世界的人才为它创造财富。印度也是倾全力办好重点大学,而重点大学的人才大多去了美国。而国内建设大多靠的是非重点院校的土博士。但这几年已有


不少优秀学生留下来。我们参观的W公司,软件人员有5000多人,他们声称每年可以从IIT搞到50名学生。

我们看了一些博士的研究课题,如宽带、高频无线电的一些算法,同行的专家都认为十分优秀,都是世界级的课题。博士们还十分贫穷,穿着一双破旧的拖鞋和贫寒的衣服,好象几十年前我们的学生时代。印度人的高度聪明与国家的高度贫穷,使我们对祖国深感自豪: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五十年执政的努力,把一个一盘散沙似的贫穷、落后、愚昧的中国建设成统一的、团结的、协作有效的国家。相信有了这个基础,经济发展会更加迅速,再过十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所受教育的程度定会大大的提高,祖国将变得更加美丽可爱。们由此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了更多的热爱。

全世界的著名公司都在印度挖掘人才,由于印度相对贫穷,环境不好,大量的人才外流。但他们政府的负责人说,中国也有几千万华侨,但这些华侨很爱国,是他所羡慕的。华为公司也决定在印度吸纳一些人才来华工作。我国电子信息人才教育的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产业发展速度。在中国市场全面过剩的情况下,唯有电子信息人才不足,这是一个人才培养的机会点,希望我国的教育要赶上。为了再补人才不足,以及人才的优势互补,我们决定也在IIT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给科研项目以支助,实行奖学金、奖教金,帮助他们培养人才,其中也吸纳一部分到中国来工作,以致将来可在印度建立分支机构。 我们飞赴南部的班加罗,访问了一些著名的软件公司,其中W公司仅进行IT研究的研究人员就达5000人,软件产值达5亿美元,每年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1f173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