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平凡的美》教案

2022-07-07 23:5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美术《平凡的美》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平凡,美术,小学

《平凡的美》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日用品因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各种日用品的美。 2、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能用线描或色彩等绘画形式表现各种日常用品。 3、培养学生在平凡中发现美的眼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线描或色彩等表现各种日常用品。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在平凡中发现美。

教学准备:课件,范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老师这里有个短片,在短片中有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朋友们,看同学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1、播放动画片《生活用品》片断,学生欣赏。 提问:影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提问: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日用品?了解生活中这些日用品我们时时处处离不开。生:鞋、雨衣雨伞、锅碗瓢盆、水杯、花瓶等。教师出示:水杯、眼镜、电话等生活用品。学生观察,谈认识和用途。

3、小结:这些简单、平凡的物品也有形状、色彩的变化,更能触动我们对生活的感受。这些平常的物品如用心加以艺术表现,会产生神奇的视觉美。揭示课题:平凡的美。 二、实践探索阶段:

1、出示大师作品(欣赏课件)

梵高《《向日葵》、齐白石《虾》、罗中立《父亲》、夏尔丹《铜水罐》

感受大师作品的表现美、生活美、平凡美。教师讲解,学生谈感受。(画面上有什么,大师是怎样刻画的?)

学生发现:这些画在表现内容上有一个共同特点,(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或者物或者景色,流露着平凡而朴素的美) 2、出示学生作品(欣赏课件)


感受同龄人作品的表现美。学生谈感受,学习绘画方法。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作品,也会给同学们带来创作的灵感。 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观察。 提问:怎样美化这些生活品?使它们更美?讲给大家听。 三、教师示范绘画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想表现什么生活用品,怎样表现?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教师肯定大家的想法,鼓励创作。

教师请学生谈一谈感受并说一说这些日用品适合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 同桌讨论:师生一起尝试画一画日用品。 四、评价展示阶段

1、学生自我评价,描述自己的作品,夸夸自己。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3、教师点评,提出修改意见,从颜色、线条的疏密、造型的变化及表现生活中的事物等角度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创作优秀作品。 五、拓展延伸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表现生活中日用品的作品,请学生欣赏。简要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平凡的事物,我们要仔细观察在平凡中发现美、创造美!

《平凡的美》教案

教学目标:

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生活中平凡的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物品。 通过欣赏与表现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提高艺术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物品。 教学准备:课件,范画。 教学过程:

1.引出课题。


教师拿出一张打印出来的名画《铜水器》,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幅画美吗”学生回答。教师:“那你们觉得这幅中的物品美吗?它美在哪里呢?”学生讨论。

揭示课题:《平凡的美》 2.欣赏名画。

教师出示课件,继续欣赏名画《晨秋》、静物画等。 3.谈谈感受。

让学生自己选择一幅喜欢的名画,谈谈自己的想法与感受。(我们可以从作品的表现主题、创作背景以及画家如何借助形和色去表现生活中平凡的物品。

4.学生创作

用线描或色彩画一画生活中的物品。 5.课外延伸。

课后也可以自己到图书馆或网上收索一些名画,感受画中平凡的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352c6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