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教学随笔

2022-05-07 14:39: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爬山虎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爬山虎,随笔,教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随笔

李文红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课本中,绝大多数的课文都是新编的, 仅保留老教材中的几篇课文,肖复兴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就是这几篇老课文中的一篇。而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很朴素,叙述也直白。我想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贴合学生的学习生际,具备一定的思想性教育

在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语文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系列的语文知识、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要借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小教学生做一名既真又美更善的人。因此,课前,我仔细揣摩这篇课文的重点词句,挖掘文章的主题,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展开了兼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为一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的熏陶。

如课文中,作者肖复兴详细描写自己上初中时,叶圣陶先生给他批改稿子的章节,不仅使我们从中学到修改文章的方法,更让我们体会到叶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为人谦和,真诚,富有热情的高尚品质。教学时,我让学生读这一章节,再讨论交流,叶老给作者修改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修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学生结合平时改病句的方法,一般能找出方法,但从几个方面修改,成绩好的学生能概括一些,但不全面。接下来,我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先肯定学生的成绩,再有理有据的进行全面概括。经过学生主动探究和教师的点拨,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

这不算一堂完整的语文课,语文课的教学应该融知识和思想教育为一体。因为作为基础课、工具课的语文,其主要的任务便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但是,由于语文课本身的因素,使它又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征,这就是在


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思想、观念、情感,无不反映着作者所处的时代的特征,这就使学生在学习其文学艺术的同时,必然地受到作者意识的熏陶。如果语文教学只进行单纯现行的的语言文字教学,那么势必削弱语文课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真正价值,同时也使语文这门学科变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进行思想教育。结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课堂上,我抓住文中作者两次描写爬山虎的细节,来挖掘文章的主题,使学生从作者的切身感受中体会叶老崇高的思想境界,内心深处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如文中作者应叶老的邀请,一个夏日中午到叶老家,当他走进院子,对院墙上的爬山虎进行了一段具体的描写,既再现作者到叶老家那种美好的心情,也使我们体会叶老热爱生活的一面,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作者赞美叶老的精神更是我们学习的精髓,当傍晚来临,作者离开叶老家的时候,再一次描写窗棂边的爬山虎在夕阳的映照下,像一潭绿绿的湖水,这一次作者借爬山虎的描写告诉我们他与叶老的交流是那样的轻松愉快,受益匪浅。赞美叶老诲人不倦的崇高精神,暗示作者从叶老那儿得到写作的信心和力量。从这个章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作者美妙的借物喻人写作技巧,感受叶老对下一代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教育。让学生从心底涌起对大教育家叶圣陶的崇敬和赞美。

回顾这篇课文的教学,感到最满意的是将学生学语文和学做人的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生学得轻松,受益匪浅。由此,我想: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处理好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时代和教材赋予我们语文老师的神圣使命,才能教出合格的人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3705ed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d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