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

2022-08-24 17:0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快乐读书吧》,欢迎阅读!
书吧,快乐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盛颖 语文

年级/

四年级〔下〕

填写时间 教材版本

824 人教版〔部编版〕

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

介绍《十万个为什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如何规划阅读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要学生通过指导能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及语言文字的优美,从而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读书兴趣有些难度。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科普性的文章一般生涩乏味,无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指导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2.迁移拓展阅读,读更多科普书籍,培养广泛的兴趣。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会对生活中的某种现象产生好奇吗?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呢?比方冬天里,我们会生炉子,为什么一生火,我们就会感觉到热?炉子里柴火燃烧为什么还发出毕剥毕剥的响声?那燃起的烟会从烟筒里冒出,为什么不向屋里冒呢?要是把火灭掉,我们可以用水,为什么不用

导入

液体的煤油呢?那你们探究过原因吗?〔生自由答复〕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竟然还有这么深的“微妙〞,它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那就到一本书中去寻找答案吧。相信,经过这次“快乐读书〞活动后,你们一定会深深地喜欢上这本书的!

《十万个为什么》这一极富生命力的名称即取自米·伊林的著作,而米·伊林那么取自获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卢·吉卜林的一句话:“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 这本书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方:是谁创造细瓷器的?有没有硬的液体?穿三件衬衣暖,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为什么水不会燃烧?米·伊林用浅显易懂却又富有启发性的道理,娓娓动听地向读者进行解释。

那么作者米·伊林〔18961953,是苏联科普作家、工程师、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科普作品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除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外,还有《几点了》《白纸黑字》《桌上的太阳》《原子世界旅行记》和《在

你周围的事物》等。

他的作品是科普作品的典范,对我国科普创作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老一辈的科普作家和20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都从米·伊林的作品中受到教益。他的作品译介到中国来已有七八十年,版次不断增加,印数始终不衰,一直是广阔青少年的良师益友。


出示书的开头《屋内旅行记》中的一段,勾起学生探索的愿望。

你们家里每天总有人生炉子,煮马铃薯。也许你自己就很会生炉子或者煮马铃薯。可是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而不向屋里冒?煤油燃烧的时候,从哪里来的烟?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一层硬皮,煮的却没有?恐怕你不能解释明白吧。或者问你:水为什么能灭火?我的一位熟人答复说:“水能灭火,因为它又湿又冷。〞可是煤油也又湿又冷,你倒是试试用煤油来灭火吧!不,你还是不试为好,一试就得报火警了。你看,问题挺简单,可是要答复它却不那么容易。我再给你猜十二个关于最简单事物的谜,你愿意不愿意?

出示另一个问题《有没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呀》

每个人都说水是透明的。可是,其实只有薄层的水才是透明的。海洋的下层是漆黑的,由于阳光不能透过那么厚的水。

而且不只是水——所有的物质取一薄层都是透明的,厚层就不透明。例如取一块无色透明的玻璃,从它的边缘去看它,你看那玻璃也就不是无色透明的了。

不久以前,一位科学家做了一块铁片,只有十万分之一毫米厚。这块铁片就像玻璃一样透明,而且根本完全无色。把它放在书页上,可以一点不费力地读出最小号的字。

出示书的目录和封面:

十万个为什么 神秘的文字 白纸黑字——书的故事 帮助记忆的东西 第四站:厨房锅架 蜡书 漫游房间 字母游记 活的书 会说话的东西 第五站:餐具柜 皮书

第一站:水龙头 永恒的书 大赢家纸 图画上的故事 第六站:衣橱 关于活图书馆的故事 第二站:炉子 带书 书的命运 察队失踪的故事 房间游指南 …… 第三站:桌子及灶台 一个抄写员的故事

看书的目录,那一个故事吸引了你,想要去一探究竟?并说说为什么。 同学们,要是在阅读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应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一下〕

1.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这时要运用在课上学过的方法,试着去理解。

2.边读边做批注,读完后还可以查一查,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


果。

3.反复揣摩语言,增强感悟语言的能力。 4.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书中介绍了许多知识,这么多互不相干的内容,初看上去好似万花筒,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及其解释都是多种多样的材料,全部服从于一个经过严密思考的方案。让我们来看看《碗柜》那一章的结构吧。在关于瓷器和玻璃器的故事里就包含许多内容:制造瓷器的秘密,制造“坚硬〞的液体——玻璃和玻璃器的方法,以及玻璃的特性。这是一篇首尾相连的故事,它的主人公是瓷器和玻璃;说得确切一些,是每只碗、碟子、玻璃杯和花瓶里所包含的人类劳动的故事。其中讲到瓷器和玻璃两大生产部门的历史,讲到复杂的工艺学,也讲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内容和形式是和谐统一的。它有的是短篇小说,有的是生产部门参观记,有的是科学成就的通俗讲解。读者就这样兴趣盎然地跟着作者的笔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作者写《十万个为什么》并不只是干巴巴地讲其作用,而是会让人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如他把灯称为“桌上的太阳〞,利用了孩子的理解方法去思考。可是这里并不显幼稚,而是博学。这之中又带有一些童趣,令我百看不厌。

刚刚我们通过朗读了解了由苏联科普作家米·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收获多多。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书,并且是同样的书名——《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更符合我们中国读者的口味,也与我们的生活更接近,那快来读读吧!相信这套丛书同样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为什么〞。

小结

我国还有许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如,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贾兰坡的《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读了这些书,你一定会为科学世界里有那么多的奥秘而惊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664f93f7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