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扬古韵 翰墨飘香润人生

2022-12-04 03:1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诵读扬古韵 翰墨飘香润人生》,欢迎阅读!
翰墨,古韵,诵读,飘香,人生

经典诵读扬古韵 翰墨飘香润人生

——临清市实验小学“国学诵读”韵芬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晨读时分,伴随冉冉升起的朝阳,一阵阵抑扬顿挫的古诗文诵读声响彻实验小学校园……

多年来,实验小学一直坚持开展“国学诵读”这一特色教育,以诵读优秀中华诗、词、曲、文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素养,增强教师素质。2013年暑假,学校又组建了“国学诵读”课题组,在学校内涵式发展道路上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一、营造诵读氛围,悠悠书香沁满园。

学校用古诗文、书画作品、名人挂像装点学校的橱窗、走廊、墙壁和教室。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传情,使师生在每时每处都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氛围。伫立在明朗的校园里,或迈步在教学楼的长廊,或走进教室,尽是悠悠的书香味道。实验小学的校园已初步成为一个美化心灵、启迪智慧、规范行为、提升境界的文化场。

二、晨诵午写暮览,国学经典伴人生。

每天早晨课前2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和现当代优秀散文、诗歌。下午课前20分钟为午写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整齐地“书空”,然后纷纷拿起笔,在描红本上认认真真地书写、描画。暮览,这是耿红卫校长提出的新举措。耿校长提倡学生利用晚上时间与父母共同“海量阅读”,以提升学生的文学养。为此,学校印发了“海量阅读”单,每天都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家


长如实填写,以便与家长及时沟通,真正将“海量阅读”落实到位,做到“与经典为伴,与大师同行”。

三、挖掘诵读内涵,传统美德润心灵。

国学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火种,可以润泽心灵。每天下午课前十分钟,陈文惠校长通过学校的广播系统带领全校学生共同学习《弟子规》,陈校长结合学生实际,对《弟子规》进行精彩演绎,使传统文化思想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学校还特地印发了《弟子规生活力行表》,让家长监督孩子是否真正践行了《弟子规》。学校还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课与文明礼仪课。国学课以诵读为主,教师们精心选择散发着古代传统美德的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孩子们在诵读中听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动其情。礼仪课上,教师倡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有意识地进行文明礼仪、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等相关教育,使美德之花在孩子心灵悄悄绽放。

四、搭建活动平台,国学诵读出硕果。

实验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可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无论是整齐划一的古诗韵律操,还是动作优美的“跪羊图”手语操,都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震撼。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元旦艺术节、校园读书周,学校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以毛线、火柴、彩纸等为材料制作的诗配画、诗配景,以其精巧的构思、丰富的内容,受到师生的啧啧赞叹。舞蹈《元日》《敕勒川》《春晓》、情景剧《游子吟》、诗配舞《静夜思》等以新颖的形式受到局领导的好评。诗配舞《花木兰》音乐剧《锄禾》、古诗联唱《森林赛诗会》等均获临清市特等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6ffab3d5bbfd0a785673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