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2022-05-01 10:4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欢迎阅读!
财务风险,国有企业,防范,措施,控制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作者:赵娜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7



赵娜

(吉林省烟草公司吉林市公司 吉林吉林 132000)

:财务风险是指因各种原因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经营管理者如何通过分析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增强企业抵御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并提高企业的市场的竞争力,对现代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难免存在财务风险,关键是如何找出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样企业才可能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国有企业 财务风险 控制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213-02

1 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当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及缺乏风险意识等情况时,都有可能造成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总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债务在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占据比例过高。如果债务在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占比过高的话,一旦有到期债务,企业就可能因难以偿还而陷入财务困境之中。高负债比率不但使企业有利息负担而且需要偿还高额债务本金,当经济状况较差时,企业可能会面临资不抵债、破产清算的危险。

(2)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资金流动状况较差,且变现能力不强、没有充足的现金保证,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经济失败。

(3)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没有系统周密地分析和研究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不足等,投资决策失误等现象出现得较为频繁。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势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4)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对外投资通常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其中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又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如果投资决策者在对投资风险没有足够认识的情况作出失误决策或盲目投资,那么企业就会因该投资而产生巨额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低。在资产的流动中,存货库存较为严重,库存积压情况严重。大的库存量会直接占用企业的资金,且其保管费用也相当可观,这部分费用占用企业的大量资金,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另一方面,库存长期存放不能流动,其市价下跌


所造成的损失,或者由于库管管理不善,造成的库存浪费,导致资金白白流失。从而最终产生了企业财务风险。

2 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

企业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其造成风险的原因有很多,有来自企业外部的,也有来自企业自身的。下面对两方面原因做具体分析。

2.1 内部原因

企业产生的财务风险,其内部原因主要是包括管理者的决策失误、管理不善以及会计的失真等,这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最根本原因,它最终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

(1)财务风险的发生往往伴随在企业进行的正常经济活动中。在财务的实际工作中,有的财务人员对待财务风险的意识薄弱,这也是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企业扩大销量,采用赊销的营销方式,使得大量款项收不回来,直接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发生。与此同时,在赊销的过程中,对客户的信息不能很好的把握,客户的信用等级和客户的偿还能力低下,导致了款项迟迟不能收回,甚至成为坏账。客户长期未缴款项,企业的资金被无偿的占有,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流动,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加重。

(2)缺乏科学的财务决策,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财务决策包括财务的主观决策和财务的经验决策两个方面,由于在企业具体的经济业务活动中,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和凭经验妄下结论的比比皆是,所以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2.2 外部原因

由于国家的调控,金融经济的变化,法律法规的重定等一些外部的原因,造成企业财务风险,这是企业所不能控制的。所以,一旦这些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以下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指的是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宏观环境的变化,企业是无法预测和改变的,它的变化必然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企业的经济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宏观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创造某种机会,所以财务管理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才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现如今,我国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具体内容包括,机构设置不够合理,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规章制度模糊不清,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所以,当企业遇到财务管理的风险问题,不能很好的防范和应对,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没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归根结底,不能很好地预测和防范原本可以预见的财务风险,所以造成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混乱,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混乱,企业与企业的供销商等外部机构财务关系混乱,在资金的来往、使用、利益上权责不明确,导致了财务管理的混乱,最终造成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3 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无处不在,它已经渗透到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不同环节出现的财务风险都不尽相同。目前,许多企业都已经将防范和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总目标看作发展的重中之重。


(1)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分析市场的宏观环境和变化,提高企业应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市场经济不断竞争中,要不断的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根据财务管理环境不时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更新和完善。在此过程中,要配置高素质的市场分析专员和财务管理人员,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财务管理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调整,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无论各行各业,风险无处不在。如何防范财务管理风险,这就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将风险意识带入工作的始末。同时企业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防范企业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避免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无处不在,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企业在具体的经济业务中,要采用科学的决策方式方法。在决策中,应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每一种决策,应进行彻底的分析,不能凭主观来判断。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体系。第一,完善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以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务风险;第二,要明确财务风险的监督职责,对企业的各层各部门要责任到人,职责划分明确;第三,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要定期的进行风险的分析,以将风险的程度降到最低,同时也完善风险的预警机制。第四,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要有效的发挥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其次,企业要对经营活动中的各项业务进行风险预测,并实施监管制度。财务风险预警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中,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例,利用会计理论,管理理论,市场形势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一旦发现企业的风险,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将风险程度控制到最低。该系统不仅应包括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一系列指标,实现财务管理的全过程监控,一旦出现异常征兆时,可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从而达到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的目的。

随着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财务风险的发生也不可避免。企业的管理层要针对不同的业

务活动,财务具体的防范措施和解决对策,将财务风险程度降到最低,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念东.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13(11).

[2] ,孔艳红,邱玉兴.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和防范[J].理论观察,2014(4).

[3] .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4(6):101-102.

[4] 金玲.关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原因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9):95-9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757fce81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