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

2022-04-10 10:2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欢迎阅读!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新修

社会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

良性运行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

个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社会学功能:1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第一, 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

为什么是(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第二, 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

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

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是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三, 社会学是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的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

会政策提供有关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

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社会运行的主要机制: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

社会的概念: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

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的功能:1、整合的功能 2、交流的功能 3、导向的功能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文化含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

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

耘”的一切均为文化。

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含义: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社会化的概念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

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的五个主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再社会化

社会角色的概念: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

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

织的基础

先赋角色概念: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概念: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角色冲突概念:是指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的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

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的类型:1、合作 2、竞争 3、冲突 4、强制 5、顺从与顺应

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是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互动,并有

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群体的类型: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二、正是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群体的凝聚力概念: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成一体的力量。 影响群体的凝聚力的因素:1、成员个人 2、群体自身 3、环境

狭义的组织概念:是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与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构成要素1、规范 2、地位 3、角色 4、权威 直线职能式结构概念它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生产管理者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从事

专业管理。

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是工人对严格的工作环境的一种反应,或天然惰性、或反抗性、或不情

愿合作的结果。

非正式群体的功能正功能(是指工业技术和工业科层制的一种派生物和一种反作用)和负

功能(表象为:抵制变革、目标冲突、遵从行为问题、谣言问题) 社会分层的概念是指根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

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社会分层的标准1、收入 2、职业 3教育程度 4、权力

社会流动的含义: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社会流动的类型:1、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社会阶层内部流动和各层之间的流动)

2根据衡量流动不同参照基点把社会流动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同代流动)和代际流动(异代流动)

3、根据流动原因又可以将代际流动分为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一、 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

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二、 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

三、 合理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

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

社会设置概念: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

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社会设置的构成:1、社会价值观 2、社会规范体系 3、权威与地位结构 4、社会机构与设

社区的概念: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

活动区域。 社区的类型: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小城镇社区、城乡联合社区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亦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气度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

的过程。 社会变迁概念: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1、环境与社会变迁 2、人口与社会变迁 3、社会制度与社会变迁 4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社会变迁 5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6、经济与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生产力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内部最活跃、


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总是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而生产关系则是相

对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使生产方式不断地新陈代谢,整个社会的政治、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现代化的概念: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日益分化的基础

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

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社会的日益分化和整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理想化等过程实现的。 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

第一、 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维护者。 第二、 推动并且控制社会现代化过程。

第三、 国家往往成为“后发”国家现代化的组织者和计划制定者。 第四、 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狭义的社会问题含义:狭义的社会问题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

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主要社会问题的分析: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和犯罪问题。

人口老龄化含义: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 社会控制的广义概念: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

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社会控制的类型1、积极性控制与消极性控制 2、硬控制与软控制 3、外在控制与内在控

社会控制手段:第一、组织控制手段

1 组织指令 2、组织规章

第二、制度控制手段

1、政权 2、法律

第三、文化控制手段。

1、伦理道德 2、风俗习惯 3、信仰信念 4、社会舆论

社会控制过程:决策环节、实施环节、监控环节、反馈环节。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全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越轨的类型1、违法行为 2、违警行为 3、违规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7e443731126edb6f1a10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