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娟开题报告

2023-02-15 08:25: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毛文娟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开题,报告,毛文娟



( )



姓名: 毛文娟 号: 200701150023 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所在院系: 资源与环境科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农民工空间流动的分析与探讨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出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这个持续的人口流动大潮中,农民向城市的流动成为主力军。农民工干着工人的工作,但得不到正式职工的身份。而且农民工和正式工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农民工工资已经很低了,但还常常受到企业主的克扣和拖欠。农民工是行走在城市的边缘人,融不进城市社会,不被承认是这个城市的居民,也得不到城市人的各种福利待遇。

研究意义:通过对农民工流动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从而达到改善农民工生存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效果。 二、文献综述

农民工流动并形成庞大的潮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果,也是长期城乡隔离体制与逐步生成的市场体制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强有利地推动着这种体制的转轨和结构转变。农民工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正面影响,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主要是正面的。本文试就农民工向城市流动这一劳动大军形成的原因、现状和影响作了分析,概括了这一现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创造条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李培林曾在《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中指出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在职业变动中获得提高,但其总体的社会地位没有发生与其经济地位相应的明显变化,农民工在整个社会中处于被排斥的地位。

农村人为什么外出?这种人口流动的现象的动因是什么?这可以说是近年农民工流动研究都会涉及的问题。杜鹰、白南生曾在《走出乡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中指出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是农民流动的宏观因素,特别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构因素,导致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流向发达地区和城市。 农民工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正面影响,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主要是正面的。桂家友在《农民工流动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农民工流动推动了户籍制度改革,动摇了二元分割体制的根基;推动了生产要素和管理方式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有利于城乡顺利统筹进行;缩小了城乡差距,有利于缓和新时期


城乡矛盾;提升了社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农民工是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城乡隔离体制与逐步生成的市场体制相互作用下的产物,是制度转轨的结果。农民工的产生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又是中国的特有现象,是由于宏观、中观、微观一系列因素合理作用的结果。农民工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他们流动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民工问题非常的突出,农民工整体上在城市中处于受社会排斥的状态,管理与服务体制也存在一定的空挡等等,存在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改革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改革户籍制度等等。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是思辨方法、描述性研究法以及文献研究法。

思辨方法是是人们正确进行思辨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辨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本文通过思辨方法、描述性研究法以及文献研究法,将多种文献中关于农民工流动的现象、规律和理论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通过对农民工空间流动形成的原因、对城乡经济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农民工流动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文军.从分治到融合:5O年来我国劳动力移民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J]术研究,2004(7)3234

[2] ]Ronald SBurtThe Position Generator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Investigations of Socia1 Capital in Nan Lin[A]Social Capita1Theory and Research[C]New York dine de Gruyter2001

[3]文军.城乡互动中的移民问题研究[R] 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五”研究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0eac7d95022aaea998f0f5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