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毛衰”的“衰”的读法

2022-03-30 09:43: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鬓毛衰”的“衰”的读法》,欢迎阅读!
鬓毛,读法

鬓毛衰的读法

2008-11-26 16:46:52| 分类: 拼音 阅读9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怎么现在小学二年级课本上标的是“shuāi”?有了新的解释了吗?请教各位老师,谢谢! 三百卷生:

哪来的新解释!只不过是用普通话读音来注音的。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这些字的读音不同是很自然的事。我们不能拿现代普通话来对待古诗文和典故中一些字的读音。 查《新华字典》shuāi,其义为事物转向微弱,举例有衰老鬓毛衰shuāi音是衰老义。读cuī音的是古汉语读音,其义有二:1. 等衰、等差、等次、等级。2. 是古时用粗麻布制成的丧服。粗麻布是发白的,所以鬓毛衰cuī用的是第二义,是从颜色上把花白的鬓毛形容为 鬓毛衰shuāi音,是直说人衰老了,完全说得通,但是修辞效果远远不如古音那么形象。至于《唐诗鉴赏辞典》解释“cuī,疏落之意,大概是根据语言环境形容老人鬓毛外形的吧。

石径斜与普通话读音不同是为了押韵,恐怕不完全是吧。因为字的古音就一直读xiá 现在,学校学习的是国家推广的普通话,小学课本把一些古诗中的古汉语读音做普通话注音,是在执行国家宪法和《语言文字法》。另外是不是还有减轻学生负担的意思?可能有吧。 对于我们的小学生,还是应该以现代汉语普通话规范读音为准,也就是以课本为准。但是并不排斥在适当的时机让他们了解这些字的字音。这也是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着语文素养。如果学生现在问起,可以适当解说。

是啊,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学古诗怎么能那么死抠古音呢?你抠了这个字读古音,那别的字呢?要是这样的话,恐怕就会像广东人和山西人在一块儿,用各自的方言读现代诗文,也听不懂。依法办教育,依照儿童的认识发展规律编教材,这是编教材的原则。 这只是我的一点陋见,很想听听不同见解。诸君,您的看法呢?

介绍一个资料

在现行小学语文新教材古诗词中,凡涉及多种读音的字,往往不注古音而改注今音(普通话标准音)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字原读cuī现改读shuāi,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字原读xiá,现改读xié,北朝民歌《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字原读,现改读 许多学生家长表示不理解。也有人反映,古诗词中某些字、词的古音读法,在多数知识分子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且目前的辞书、古诗词读本及语文教学参考书中,注古音和注今音的都有,没有统一的规范,真是叫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就这个问题,本人曾请教过有关语言专家,他们认为:应该用普通话(今音)读古诗词。语言学家苏培成教授的观点更为鲜明:我们今天怎么去读古诗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普通话读。可是这样一来就变得不完全押韵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语言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后人无法左右,只得接受。我国已故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也曾在《诗经韵读》中指出:我们并不要求大家用古音来读《诗经》,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我们读《诗经》主要是了解它的诗意,不是学习它的用韵,所以仍旧可以用今音去读。

主张古音今读,其理由如下:

首先,古音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语音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东西,它不像文字、词汇那样能留下供我们查考的可靠材料。今天,谁也无法证明自己读得古音就是标准音,因为古人无法留下录音资料,这是无需争辩的事实。

其次,古音今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由繁到简,也是语音演变的一种规律。现实生活中,


此类现象已是屡见不鲜、比比皆是。例如,成语叶公好龙古读“Shè公好龙,而今人们统“Yè公好龙'衣锦还乡中的古音读,现统读;地名百色'原来读作„Bó',而今均读成‟Bǎi'阿房宫读作“ēpáng是不争的事实,可曾几何时,一些影视片中,纷纷读成“āfáng了。

再者,今人读古诗,目的是汲取古代文化艺术营养,提高自身文学素质,并不是去学习古音的。由于语音的不断发展变化,古诗词中的那几个古音,好多人早就改读今音了,而且习以为常。按约定俗成的原则,古音今读,势在必行。它有利于学校的语文教学工作,也一定会为广大中小学师生所认可、所接受、所欢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5c946d27d3240c8447ef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