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洛文化

2022-10-27 00:0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河洛文化》,欢迎阅读!
河洛,文化

浅谈河洛文化

在古老的黄河与洛水交汇地区孕育着一种古老的文化——河洛文化。如其名曰,河洛文化的主要范围在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地区,包括颍水上游登封等地,以洛阳为中心,洛水伊水为纽带,传承着绵延不绝的独特地域文化。横向来看,河洛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一样有起源、发展、兴起、衰落的过程,但然存留至今,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点;纵向来看,河洛文化又与其他的地域文化不同,河洛地处中原,同时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河洛文明代表着国家的统治文化、国家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住主导地位,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河洛文化的起源,至今仍有学者在进行研究探讨,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河图洛书,此说法稍带神话色彩,河图洛书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源自天上的星宿。河图指的是星河与银河,二十八星宿是从银河里出来的,河图为新图孕育着宇宙的奥秘,代表天象。而若书是脉络图,是表示天地空间变化脉络的图案,它表达的是空间的运动。河图洛书与中华文化与阴阳五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古时人们根据天象而总结排不出时间方向和季节的辨别系统。文字是人类文明的开始,河图洛书更是表达了远古人民对于图形和数字的崇拜。人们开始逐渐产生时间空间的观念,让人们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智慧与文明。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以及《周易》联系在一起,朱熹更是把河图,洛书至于易学著作卷首大加推崇。中华文化从河图洛书开始,逐渐延伸发展壮大,也就可以说河图洛书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文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智慧的开化,因此可以说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源之一。

河洛文化的形成阶段,在夏商周三代,虽然夏商周三代经历了,征伐与革命,但是河洛文化并没有因此而中断,并且夏商周三代的政治中心均在河洛地区《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洛地区位于天下之中,地处平原,在农耕文明时期,河洛地区自然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且古有“中天下而立以经营四方”的统治理念,所以在河洛文化的中心洛阳,得以成为13朝古都。在夏商周三代,其统治中心均在河洛地区,为河洛地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根基,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河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国家的强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对二里头遗址的考察中发现,夏朝已经在河洛地区形成了以都城为中心,


周围遍布大大小小的村落。这是河洛文化第一阶段的发展,在这时河洛文化的中心就是下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当时河洛文化的核心载体。在二里头都城遗址内,中部是宫城,宫城北面和西北一带是祭祀区,中型建筑基址主要分布在宫城的东北与西北,小型建筑基址则分散在宫城以外的四周。都城与村落,王室、贵族、平民与奴隶,阶级分化等级森严,这就构成了夏代王畿社会。随后商汤伐夏建立商朝,商王朝的活动中心仍然在河洛地区考古发现的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正是商王都的所在。再后来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西周王朝定都镐京,但基于洛阳的重要地位,武王在克商之后不久,就想在有夏之居的伊洛地区建立国都,后由周公付诸实施营建洛邑。洛邑建成后成王从丰镐迁入成州,成州实际上也享有国都的地位,到平王迁都洛邑这里又成了东周的国都,三代将河洛地区作为统治中心,既有政治上的意图,也有经济上的目的。经历过夏商周三代政权的转换,河洛文化就此形成。河洛文化的形成融合了夏商周三代的礼乐制度、政治制度以及农耕文明。

河洛地区的史前文化是河洛文化的源头,二者是有机联系的发展链条,夏商

周三代则是河洛文化的形成期。河洛文化在形成以后,并没有停上前进的步伐,而是在继续发展。在汉唐时期步入河洛文化的繁荣期,但这一时期河洛文化已远远超出河洛地区这一地理范围,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实际上也就是进入到了一个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之中。河洛文化在宋代开始走向衰落。薛瑞泽告诉记者,无论从文学创作或是思想领域,宋室南迁后,河洛文化辉煌难以再现,中国学术文化中心南移,南方逐渐成为文化发展重镇。虽然明清以后有个别文化现象与河洛文化密不可分,但总体呈现衰落趋势。

河洛文化缘何在宋代走向衰微?薛瑞泽分析道,首先,宋代以后,随着河洛

文化的核心城市洛阳、开封都城地位相继失去,河洛文化的优越地位也随之丧失。其次,就河洛文化本身来看,随着宋室南渡,河洛地区的民众大批南迁,大批文化素养较高的士人南迁,造成原来支撑的文化盛况迅速衰落。再次,南宋以后,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彻底南迁,河洛地区在经济上失去了全国经济的中心地位,降为地方的经济中心,原来支撑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从而使河洛地区逐渐在文化上失去中心地位,河洛文化从此走向式微。薛瑞泽提到,这种衰落是相对的,是与汉唐盛世相比而言的,这一时期河洛文化仍然处在缓慢发展时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6c2795b1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