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圆舞曲》名师教案

2022-12-14 16:0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鹃圆舞曲》名师教案》,欢迎阅读!
圆舞曲,杜鹃,名师,教案

《杜鹃圆舞曲》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乐曲,运用声势练习调动学生的天性,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让学生能在学习音乐中动起来,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运用声势律动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 1.读儿歌进教室。

小朋友,拍着手,一个跟着一个走,你在前来我在后,安静有序真优秀! 2.游戏报数,培养恒拍感。“1、2”“1、2、3”,从二拍子到三拍子。 设计意图:这是常规课前训练。对于一年级低学段的小学生来说,建立稳定的恒拍感是非常重要的,一切音乐活动都以节拍为基础。每节音乐课前都会用不同的形式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恒拍感。这节课结合了欣赏三拍子乐曲的主题,增加了三拍子的训练,同时让学生在重拍举手的环节也增强了节拍的韵律感体验。

3.声势练习:我们一起来做声势练习。 跺脚、拍手、拍胸、拍腿。什么是声势呢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的声势教学法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教学法。简单说就是使用身体当做乐器,通过身体的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到的训练进行简单的知识概括。 4.声势组合:我们来做一个声势组合:


ǀ 0 ǀ 0 ǀ 哒哒 哒哒 ǀ 0 ǁ 设计意图:为下一步欣赏乐曲的第一段做声势律动的预习。 二、欣赏《杜鹃圆舞曲》

同学们的声势组合做的可真不错,节奏准确、表演生动。我们刚才的表演啊吸引来了小客人,你听听看谁来了它迈着什么样的舞步来的

1. 初听:整体感知。 师:谁来了 生:布谷鸟!

师:迈着什么样的舞步来的 生:三拍子!

师:同学们对音乐的节拍判断的很准确!

揭题:这是一首具有三拍子韵律的乐曲,就叫——《杜鹃圆舞曲》 那你们觉得这首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活泼、欢快、优美、动听。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乐曲。对节拍进行判断。揭题。 2.再听:分段感受。

师:我们再听一遍,思考乐曲可以分成几段

老师随音乐表演,用声势律动做引导,让学生对三段音乐有初步的认识。 生:乐曲可以分成三段。通过观看老师的律动,结合音乐听出来的。 师:ABC三段都有名字,请同学们选择一下,分别叫什么更合适这三个名字是:唱歌的杜鹃、跳跃的杜鹃、旋转的杜鹃。

生:A段《唱歌的杜鹃》B段《跳跃的杜鹃》C段《旋转的杜鹃》 师:我们分别来感受一下这三段乐曲。

①先听A《唱歌的杜鹃》可爱的杜鹃唱的什么呢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布谷,布谷,大家一起来唱歌,布谷,布谷,大家一起来跳舞。”

②老师带领同学们表演一下。(带领同学们做声势组合)

再听B段。这一段当中同学们仔细听一听,想象一下儿杜鹃鸟在做什么呢做声势组合体会旋律音高的高低变化。这段当中,声音高高低低,像是杜鹃在枝头上跳上跳下,——《跳跃的杜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8a8eb32c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