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彩云追月》教学设计

2023-04-28 15:3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音乐《彩云追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年级,音乐

明月几时有《彩云追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并借助合唱感受中国经典民乐的韵味和意境。

(二)知识目标:欣赏《彩云追月》的全曲,能够哼唱主题旋律,初步了解任光的生平及此曲的创作背景,能初步感受主题音乐“慢探戈”的创作手法。 (三)能力目标:能主动用合唱的形式体验主题乐段的意境;并能辨别乐曲中主奏乐器。 二、教学重点

能够用哼唱《彩云追月》的主题旋律,赏析主题旋律。 三、教学难点

演唱主题乐段。 四、教学过程

1、聆听第一次“引子”主题片段,感受切分音发挥的艺术表现作用。

提问:引子节奏跃跃欲试,从哪一些音乐要素来贴近这种感觉? 2、欣赏第一部分主题的出现。 提问:听辨主奏乐器? 3、简单介绍五声音阶

通常我们认识的音乐,由七个音符组成,按固定音名称为“CDEFGAB”,在简谱中记为“1234567”,用唱名则说成是“doremifasollasi”,这就是七声音阶。在七声音阶的五大二度音中增加五个半音,就成了12音阶,而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中,使用更多的却是五声音阶。虽然只用了五个音符,但有着独特的魅力。

4、聆听第二部分乐段音乐,了解音乐上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的模式在乐句,乐段等各种结构等级上都可以体现。起指的是呈示。写一个有特点的音乐主题。承是承接过渡。变化重复,引申发展前面的主题。


转是发展,对比。此处出现分裂主题或者对比材料,尤其是重视调或者调色彩变化。合是再现或收束。再现前面出现的任何材料或者结束这个片段。 5、聆听第三部分主题片段,感受问答式对话。 6、习题练习

单选题:请选出《彩云追月》中运用了哪种舞曲元素? 单选题:乐曲中“云月嬉戏”表现在第几部分? 多选题:请选出《彩云追月》的主奏乐器? 五、课堂扩展

1、《彩云追月》创作背景

上世纪30年代作曲家任光创作了许多作品,《彩云追月》就在其中。任光先生运用了民间音乐元素和探戈元素进行了结合。后来经过彭修文先生的重新配器。乐曲扩展为多种乐器的大合奏(民族管弦乐)。 2、合唱版本演唱模仿

学唱由音乐主题改编的歌曲,了解中国古曲不一样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对乐曲印象更深刻、更进一步地感受中国古曲与歌词结合的韵律美。开拓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六、课堂总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1a7fb44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