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

2023-02-13 18:00:5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欢迎阅读!
除法,数学教案,初步,认识,年级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 “平均分 ”的含义,

书.)巩固平均分。看黑板判断哪些是平均分的。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1)出示8个梨和4只盘子,示题:把8个梨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每盘是(

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2.使学生认识除号,个。(2)提问:一共要分多少个梨?8个)平均分在几只盘子里?4只)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圆和12根小棒;学生每桌准备8个圆片、12根小棒和12个三角形.一、复习引入1.激趣.小朋友们,你

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吧?老师讲故事了哦,有一天呀,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们呀采到了8只大蘑菇,后来小白兔和小灰兔要回家了。它们决定把这8只大蘑菇分成两份,每人带一份回家。可是它们不会分,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我们给小白兔和小灰兔帮帮忙,帮助它们分一分好吗?(好)请小朋友们用圆代替大蘑菇,帮它们分一分。 (学生操作)你是怎么帮它们分的?学生汇报,师板书。提问:这几种分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2动手实践,分圆.①提出要求:把12个圆分成4份,每份要分的同样多。会分吗?分分看。②学生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情况.③请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

是怎样摆的。(只要是每分分得同样多,允许有多种分法。 分成了4份,每份同样多吗?像这样把每份分的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 “平均分 ”.(



要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就是每盘要分得同样多,该怎样分呢?(3) 让学生用圆片代替梨,动手分分看。 分后4人小组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4)请学生口述分的过程,师演示平均分的过程:要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老师先拿4个梨,每盘放1个,问:分完了吗?还剩下4个梨,再每盘放1个。问:

分完了吗?问:每盘是几个?(填空)问:是不是每盘分得同样多?每盘分得同样多,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2.揭示课题.归纳:12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8个梨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像这些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到一种新的方法 —除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3.教学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1)认识除号.加法里的运算符号叫加号,减法的运算符号叫减号,乘法的运算符号叫乘号。除法的运算符号就叫做除号(板书:÷) “÷ ”这个就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要画得平直,上下各写一个小圆点,两点要对齐.

条横线划得平,两个圆点平均分。除号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2)除法算式的读写法.①把8个梨平均分在4只盘子里,每盘是(


)个。这除法算式怎么列呢?(边谈话边写)要分的总数是几个?把 “8 写在除号前面(板书:;把8平均分成几份?(4份)平均分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面;每份是几?(2,分得的结果写在等号后面.②教师指着 “8÷4=2 ”说明:这就是除法算式,读做8除以4等于2(生跟读)(3)8表示--4表示--2表示--整个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学生互相说说6÷3=2这个算式的意义.三、尝试练习看黑板上的图列算式,说意义。最后一题列出算式。四、巩固练习1、卡片出示除法算式6÷3=2 18÷6=3 10÷2=5

12÷3=4读算式,说意义。同桌或4人小组互说。2P76第三题 看图写出算式,做在书本上。3 根据题意,判断小猴和小猪谁做得对,谁做错了,为什么?112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小猴 12÷3=42)把12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小猴 12÷3=4五、 课堂小结: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除法的初步认识。我们知道了平均分的方法,就是把每份分得 —同样多。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 —除法计算。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六、机动题老师这里还有两道题目,要请小朋友们回





家去动动小脑筋,好好想一想。1)妈妈买来6个苹果。 平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到几个?(2)把12朵花平均分成几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教学设计说明: “除法的初步认识 ”是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 “平均分 ”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含义.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顺序是:分实物-->同样多-->平均分-->认识除法-->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表示的含义.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把8个圆分成2份,从学生分的结果中找出 “同样多 ”的一种,再把8个圆分成同样多的4份,从而引入 “平均分 ”的概念.这样及时引出新课,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印象,进人角色.新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 “平均分 ”,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 “平均分 ”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平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第二层次是结合例2教学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219ad99c4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