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对中班幼儿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2022-04-22 06:11: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如何对中班幼儿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欢迎阅读!
中班,礼仪,幼儿,文明,实施

浅论如何对中班幼儿实施文明礼仪教育

云南省龙陵县镇安幼儿园 朱祖莲 678309

所谓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在一年的实践尝试中,乘者我县大力打造文明礼仪之乡的东风,积极响应上级和我园文明礼仪活动的部署和要求,通过五化教育,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班级文化环境,做到礼仪教育环境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理学研究也表明,环境对人能产生暗示,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十分深刻,表现在幼儿的身上更为突出。为此,我们积极为幼儿创设文明礼仪教育环境,包括以下几方面:

()在活动室区角布置中开辟礼仪专区,如娃娃家、表演区、图书角等与礼仪主题相结合,如娃娃家,可以让幼儿从实践中学习如何接待客人、如何具有爱心,从行动上爱自己的父母及进餐的礼仪等;如表演区,可让幼儿自己创设一些关于礼仪的小的情景片,如何排队等候上车、如何给老人让座、在公共场所如何注意公德等。

(二)区域中的活动规则要求与礼仪相结合,在各区角规定活动的规则,幼儿开展礼仪教育后,这些规则可由孩子自己根据礼仪要求亲自来制定,如果孩子自己亲自制定的规则,那么他们在活动中会更好的去遵守。

(三)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区域粘贴相应的图片及标志,如在盥洗室、各区角地面贴上靠右进出的脚印标志,墙上粘贴有序排队的标志等;充分利用活动室空间环境,悬挂有关文明用语的图片、礼仪儿歌等。

(四)充分利用家园栏,向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常识,并与家长互动,共同探讨孩子在礼教育方面的心得和困惑,家园合力,共同促进孩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结合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布置文明礼仪主题墙。

本期我班开展了我长大了我爱爷爷奶奶与礼仪相伴 与文明同行等文明礼仪主题活,通过学儿歌、讲故事、谈话等让幼儿学习礼仪、感知礼仪、实践礼仪,巩固幼儿的礼仪常识并将这些礼仪常识变成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礼仪教育,使礼仪教育课程化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为确保文明礼仪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礼仪教育计划,定期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一方面,我们将每周星期一上午第一节作为专门的文明礼仪课,通过儿歌、歌曲、故事、游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让幼儿容易接受的形式,使孩子知道哪些是礼仪,礼仪都有哪些行为,如在故事表演《小熊请客》中让幼儿知道了在别人家做客时应该轻敲门,有礼貌地和客人打招呼,在别人家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等。另一方面,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在其他领域活动之中,使幼儿时刻受到良好礼仪行为的熏陶,时刻以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约束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和习惯,例如在手工活动中经常有孩子要向别人借用工具、材料的现象,我们适时提醒幼儿在向别人借东西时会说请!谢谢!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要说对不起!需要别人帮忙时会说请你帮……”


三、将礼仪教育贯穿幼儿一日生活,做到礼仪教育生活化

礼仪教育的内容蕴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礼仪的内容决定了礼仪教育应是在生活中习得,并应用于生活。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随人、随事、随时、随地、随境地进行随机教育。如在来园、离园时通过《入园歌、离园歌》提醒幼儿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告别;午餐时通过《进餐礼仪》让幼儿学会安静、文明进餐,同时对幼儿进行感恩就餐、谢谢老师礼仪教育;午睡时通过《午睡歌》学会安静、正确地睡眠等。对幼儿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及时进行纠正与引导,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有幼儿争抢玩具、把玩具乱扔的现象,及时通过故事玩具哭了游戏送玩具回家等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活动帮孩子建立良好的礼仪习惯与行为。正是通过这些日常渗透的方式,孩子们对礼仪教育的内容有了现实的经验,非常贴近自己的生活,所以很自然的就把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日常的交往当中,提升幼儿讲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加强礼仪教育常规训练,使礼仪教育常规化

幼儿良好文明礼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养成过程,为此,我们将文明礼仪作为一种日常常规进行强化和练习,主要有: (一)制定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培养计划,并落实在每周的周计划和教学活动中; (二)坚持每周星期一上午举行升旗仪式; (三)每周星期一上一节文明礼仪课; (四)每周评选一名文明小天使; (五)每月开展一次礼仪主题教育活动; (六)每月上交一份当月礼仪教育活动小结。 五、开展礼仪教育主题活动,实现礼仪教育主题化

礼仪主题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境中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感受和体验。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可以依节日、文明礼仪计划、教学进度及内容等安排,贵在适时、适事、互动、有效。

一是由传统节日入题,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独特的意义和文化底蕴,传统节日容易形成社会、家庭、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局面。如在九九重阳节时,邀请老人到园举行我爱爷爷奶尊老敬老主题活动,为爷爷奶奶唱好听的儿歌、和爷爷奶奶分享好吃的水果、与爷爷奶奶一起制作精美的卡片、给爷爷奶奶说一句祝福的话,让孩子在与老人的互动中学会关心老人、帮助老人,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二是以教学内容入手,开展礼仪主题教育活动,例如本期我们结合教育内容开展了我长大与礼仪相伴 与文明同行”.“好朋友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在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观念,继而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2a2054db8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