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2022-11-03 13:1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欢迎阅读!
全诗,烟柳,水浸,红霞,赏析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 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 提供给同学们。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出自唐代雍陶的《天津桥望春》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1 全文赏析唐代的东都洛阳,是仅次于京都长安的大城市。它前当伊阙, 后据邙山,洛水穿城而过,具有天汉之象。城南洛水上的天津桥就是因此 而得名。天津桥一带,高楼四起,垂柳成阴,景色宜人。唐代帝王为了享乐, 经常幸临东都。唐高宗一生先后到过洛阳七次。武则天在位期间,除回长安 住过两年外,均在这里度过。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两遭兵火,破坏严重, 而唐朝也自此一蹶不振。到了 742 ——756 年期间(天宝年间),帝王不再 来到这里,旧日的宫苑便日渐荒废了。所以,洛阳城的兴废,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唐王朝的盛衰。雍陶生活在晚唐时期。此时,唐王朝国势日衰,社会 危机日益严重。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有感于 盛衰兴亡,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 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这自然界的美好春光,不减当年,令 人心醉。然而,山河依旧,人事已非。诗人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尽管 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可是,那千官扈从、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2db0fb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0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