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港观鱼(牡丹园)简介

2022-07-12 23:54: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花港观鱼(牡丹园)简介》,欢迎阅读!
花港,牡丹园,简介

花港观鱼(牡丹园)简介

花港观鱼公园概况:相传西湖边有一山为花家山,有一条溪流由此流入西湖,水边鲜花遍地,落英缤纷,花瓣随溪水流入西湖,故名曰: 花港。后南宋卢允升在此修建卢园,以奇花异草而享盛名。画院的画师遂为之作画,名曰花港观鱼。清朝初期,康熙南游,为之提名花港观鱼,并勒石立碑。在时代的变迁中,花港观鱼虽有短暂的兴盛,但大多数时间是一直荒芜着。直到1952 年,公园一期工程施工,1963 年公园继续加以扩建,经过50 多年不断的建设和完善,解放前占地仅2001平米的荒园,现已成为总面积达21.3 公顷(319.5亩)的著名的综合性休闲文化公园。公园地处西湖西南,三面临水,一面倚: 北临西里湖,东接苏堤,南临小南湖,西倚西山。形成了以花、港、鱼为特色的新型公园。在规划中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和植被,形成了鱼池古迹、大草坪、红鱼池、牡丹园、密林区、花港六大景区。

花港观鱼现有观赏植物约200 多种,除牡丹以外,以海棠和樱花为主调,以广玉兰为基调树种。各园区也有良好的主题和主景。牡丹园是全园种植构图的中心,应用树种80 余种,并以牡丹为主调,槭树为配调,针叶树为基调,在春季四五月份形成了一片雍容华贵的花的海洋。

牡丹园景区是花港观鱼的主景之一,也是整个公园立面构图的中心。牡丹园的构图,借鉴中国画的立意和意境,以牡丹为主题,配置山石和花木: 高低错落,疏密得体,虽由人做,宛如天开。牡丹园总面积约为1.28 公顷(19.2亩)。其中栽植牡丹的假山区面积约为0.7公顷(10.5亩)。牡丹园的种植结合土山地形,将全园用迂回的园路划分为11个尺度合宜的小群落(参见牡丹园简图) 牡丹亭的园路和花台利用天然的湖石,并用沿阶草作为边缘的镶嵌,自然而富有韵味。游人徜徉其中,既可以俯视牡丹的雍容华贵,又尤如置身于一副立体的国画之中,牡丹园的东南部为最佳观赏面。

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题,并充分运用了生态学的思想和原则,结合原有现状环境,在土山上栽植牡丹。牡丹喜半阴,夏季怕晒,因此在植物配置的时候,又种植了一些遮阴树种,西北部种植很多大乔木,如玉兰、石楠、香樟、木荷等作为背景,避免了夏日强烈的太阳西晒。牡丹园的内部稀疏种植了白皮松、鸡爪槭等疏枝树种,部分遮挡了直射强光。同时考虑到避免牡丹凋零后萧条的景象,也需要配一些常绿树种。于是牡丹园打破了传统的牡丹栽植方式,结合自然山石,尺度合宜的小乔木,常绿树种,林下灌木、地被等营造出生态植物群落。牡丹园主题突出,但不单一,在植物的配置上为组合式的植物群落景观。除了在牡丹园的西北部种植了玉兰、石楠等大乔木作为背景外,牡丹园的正立面没有运用高大的乔木,主要运用的小乔木有鸡爪槭、羽毛枫、白皮松、梅,以及修剪的造型树种: 构骨球、黄杨球、蜀桧球、刺柏球等。花灌木有牡丹、杜鹃、芍药、迎春、南天竹,地被植物有沿阶草、中华常春藤等。牡丹园为土石山,高度为5m 左右,是自然山体缩景的应用。因此植物的选择以开阔舒张的树型、耐修剪的松柏类植物为主,没有高耸尖塔形的树型和大的乔木,这在形状上和尺度上都与整个牡丹园相协调,与整体环境相统一。在植物配置时为了突出景观的古朴、优雅,主要材料的选择重姿态,重风骨。如羽毛枫、鸡爪槭树形优美飘逸,松柏类植物突显古拙,这与整个牡丹园的构图和国画的意境相协调,与周围点缀的山石也相呼应。牡丹园的开花灌木以牡丹为主,栽植了品种丰富的牡丹,但除了牡丹外,还栽植了芍药,杜鹃等,这样很好地延长了牡丹园的可观赏花期,色彩绚丽丰富。同时牡丹园季相变化丰富多样,春有牡丹、杜鹃,夏有芍药,秋有鸡爪槭、羽毛枫等色叶植物,加上一年四季都可观赏的松柏类植物,整个景观变化中有统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2e85729453610661ed9f4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