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作动词现象及原因分析

2023-01-24 09:2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名词作动词现象及原因分析》,欢迎阅读!
原因分析,动词,名词,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名词作动词现象及原因分析

作者:韩黎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6

摘要: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古已有之。但近年来,这一现象大量出现,判别这一语法现象需要从整个句意以及词语在句中所作的句法成分来分析。导致这种用法流行的原因有很多,单从语言方面来说,主要有四点:语言表达的主观性、会话的幽默准则、修辞效果、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关键字:名词;动词;活用;原因 引言

词类活用是一种特殊的用法,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临时借来一用。在上古汉语里,这一现象比现代汉语更多一些,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尤其是名词用如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例如: ⑴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衣冠的意思是:穿好衣服,带好帽子。名词前用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作动词。 ⑵左右欲刃相如。

的意思是用刀杀。名词作动词。它的前面是能愿动词,后面是名词作宾语。 在现代汉语里这种用法也有,但是不多,如: ⑶咱们总算夫妻了一场 ⑷你可真牛 现象分析

近年来,名词用作动词的情况大量出现。我们鉴别一个名词在句中是不是用作动词,需要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虑,同时还要注意它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它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和它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

下面本人将对今年某些杂志和综艺节目上出现过的名词作动词现象加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⑸我要宝贝我的皮肤。(《心理月刊》20123月)

宝贝一词的前面是能愿动词,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宾语。所以宝贝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用,整句话的意思是我要像对待自己的宝贝一样对待我的皮肤

⑹老马在我们的舞台上已经妖孽多时了。(《谁能百里挑一》2012414日) 这里的妖孽意思是像妖孽一样作怪,在句中当动词、作谓语。已经作它的状语,多时作补语。

⑺学会攀比了,学会物质了。(《爱情保卫战》2012414日)

这里的物质与前面的攀比是对应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追求物质化的生活 ⑻人家不仅婚1了,还婚2得高调。《智慧》20123月第35页《向不婚主义的男人说不》

经常作名词,偶尔也可以作动词,如:不婚、新婚、未婚,但是作动词时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单独作谓语,前面得有状语修饰。而在这个句子里,本该使用结婚的地方全都用字代替,而2得高调的两种正常说法是:结婚结得高调婚结得高调。这就赋予字更多的用法:常用作名词的字可以用作一般动词直接作谓语;可以代替离合词结婚,后面直接跟补语。 原因分析

名词作动词这一现象为什么会流行?有社会、网络、媒体、年轻人心理等很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将主要从语言方面来探究。

1.语言表达的主观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作用就是表达观点、传递感情。所以,语言尤其是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词和短语往往会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性。沈家煊先生说: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的自我表现,即说话人在说话时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上例中的名词活用现象,就表达了说话者喜爱、厌恶、不满的主观感情,可以达到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现不出来的效果。

2.会话的幽默准则。在语用学和传播语言学中都提到,语言是人的内涵的外在体现。语言交际要有幽默意识,要有情趣性。在口语中,说话人,尤其是8090后的年轻人,有意识地灵活运用词语,使语言表达生动鲜活、富于创造,既可以体现出他的语言修养,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智慧和他的随机应变能力。

3.修辞效果。从修辞学上说,名词作动词属于词的转类。转类即改变词性,转类活用,以适应特殊语境的表达需要,获得按语法规范用法所不及的活泼、生动、幽默、诙谐的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辞效果。名词作动词的用法为什么会流行,就在于它拥有原有语法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修辞价值。首先,它最大限度地挖掘了语言在语法上的可能性,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其次,这种修辞比传统的语法规则更能满足人们在语言表达中较为具体、较为特殊或者只有在一定表达情境中才为人们所关注的功能要求,如:褒扬性语义功能和嘲讽性语义功能。 4.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当代科技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日益加快,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语言表达方式的简化即缩约,就成为当代语言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义上的语言经济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数量上的减缩;二是质量上的提高。 结语

名词作动词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服务于社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以后还会有什么样的词类活用现象出现,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 参考文献:

[1]马汉麟.古代汉语讲义[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2]索燕华,纪秀生传播语言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2f0375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