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说课稿

2022-12-04 18:1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出塞》说课稿》,欢迎阅读!
出塞

《出塞》说课稿

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古诗《出塞》《出塞》这首古诗选自西师版教材语文第九册第31课古诗两首的其中一首。《出塞》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边塞诗,诗歌表现了万里长征到边关的戍边战士在千年古关冷清月夜下对亲人和飞将军的思念。全诗表达了两种情感,一种是因思念亲人而产生的悲伤心情,另一种是因为渴望有李广这样的将军带领他们把敌人赶走的豪壮气势。诗人也想通过诗歌表达出自己对征人的同情和敬佩。 说学情

《出塞》这首诗歌作者是王昌龄,他是唐朝诗人,所表现的内容是古代的边塞生活,以战争为主要题材,无论是时间还是内容上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学生要想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体会诗歌的情感是相当困难的。 说目标

基于诗歌教学的特点,还有学生的学情分析,以及单元的主题,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3个:

1.了解诗人王昌龄和边塞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的内容,深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在理解和深入体会中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说教学重难点

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我把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说教学策略

那么我们怎么来突破难点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策略:


1.收集资料。收集和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如:收集王昌龄的生平、诗歌地位和代表作、飞将军李广的相关资料、唐朝兵役制的情况、反映边关的事情,还有能促进情感表达的音乐,以及能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互文语文小知识。

2.反复诵读。这是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通过反复诵读帮助学生从读准诗歌文字到读懂内容,最后读出诗歌的情感。

3.以诗解诗。教学中引入同时代内容的边塞诗,促进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体验。 说教学流程

接下来我将说说本课的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导入解题。

首先让学生对诗人王昌龄和边塞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通过对唐代版图的展示,向学生介绍诗歌表现的时代背景,然后理解诗歌的题目《出塞》

第二个环节.初读诗歌、疏通诗意。

本环节主要是指导学生读懂多音字,从而读通全诗,然后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特别引入资料“互文”帮助学生重点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

第三个环节.再读诗歌,体悟诗情。

这个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来体会,

一是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感悟征人的悲伤。我主要通过一个画面两个维度来引导学生体会。一个画面就是:在千年古关,寂静的夜晚,一道明月照在疲惫的征人身上。营造出画面的悲凉。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2f95f5df242336c1eb95ef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