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流行语在日本新时代文化中的效用

2023-01-21 02:5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流行语在日本新时代文化中的效用》,欢迎阅读!
流行语,日本,效用,浅析,新时代

浅析流行语在日本新时代文化中的效用

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精神纽带,能够体现出一个时期社会群体独特的思想观念,亦能够作为一种价值观对时代发展给予精神指引。其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迈向全球化,唯有与时俱进的文化才能紧跟时代脚步,作为社会的映射和精神的指引持续存在和发挥效用。流行语便是时代不断变更下应运而生的文化产物之一。

流行语是具有时效性的、生动而鲜活的语言形式,是对某一段时期人们最为关注热门话题和热度事件的反映,涵盖着政治、经济、生活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大的文化影响力。在日本语言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日语流行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日本文化中的“盛行”——它既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新语·流行语大赏作为广受日本民众关注的言语类评选大赏,在日本国民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那么,流行语何以保持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其对于新时代中的日本文化发展又有何效用?通过分析近年来日本的年度流行语,并由之窥探出现代日本文化发展的独特历程,我们可以略有所得。

首先,流行语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对时代流行和国民文化生活的精准聚焦,也是对社会动向、思想变化的精炼记录,发挥着凝聚时代思想共鸣的作用。作为记录的载体,文字相比于图片、视频而言,更能简洁凝练地总结事件,进而言之,以文字形式呈现的流行语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典型性,更易于清晰地展现事件的特点,应发人们对于特定时期、特定事件的共同记忆。如2018年,在罕见的高温酷暑环境下,「災害級の暑さ」作为“对灾害的认识”的词语成为年度流行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步,移动支付逐渐开始在日本流行,「○○ペイ」随即成为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而人们对于新冠疫情的时刻关注,更使得与疫情息息相关的「3密」(“密闭、密集、密接”)成为了2020日本流行语的年 “大赏”;2021年,随着全球各地新冠疫情防控意识不断增强,「黙食/マスク会食」(默食/口罩聚餐)等防控措施的相关名词,也被评选为年度十大流行


语之一。以上流行语词汇,无一不以言简意赅的形式出现,推动着人们对某一时期所发生的事件产生特殊记忆。亦如「そだねー」「神ってる」「ONE TEAM「リアル二刀流」等与体育相关的流行语词汇,不单是通过体育比赛中所出现言语的流行展现现代日本人民对于体育竞技的关注与重视,更起到宣扬体育精神、唤起人们共鸣、鼓舞人心的作用。

其次,流行语把握时代命脉,在对广受关注的言语进行精准概括的同时能使其更加标新立异,它展现出的新潮性、即时性是独一无二的。换言之,与时代接轨的流行语,富有趣味和创意,既能够满足现代日本年轻人对于快节奏社会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的好奇心,也能够符合他们寻求紧跟时事、追求时尚风气的心理。例如,基于对“珍珠奶茶”的狂热喜爱,「タピる」作为日本民众自创的“动名词结合”新义词登上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的舞台,体现了日语词汇的活用和创新;2020年,无论是大热韩剧「愛の不時着」还是本土动漫「鬼滅の刃」,亦或是人气遍布全球的游戏「あつ森(あつまれどうぶつの森)」,均是因大受现代年轻人欢迎而评选出的年度热词,展现出日语流行语逐步年轻化的特点;2021年,日本女高中生Ado演唱的歌曲《烦死了》表现出高中优等生的烦恼,「うっせぇわ」一词也瞬间在年轻人中广泛流传;更有「PPAP」「35億」一类代表着泛娱乐时代下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的流行语,体现着年轻人对于生动、有趣新事物的追求,对日语提升趣味性和其魅力提供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次,流行语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使日本语言的多元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日本作为具有较强开放意识、善于借鉴学习的国家,在明治维新时期便引进大量欧美词汇,借之扩展自己的语言体系。在现代流行语中,这种吸收和扩展亦体现得淋漓尽致:「フェイクニュース」来源于英语“fake news”(假新闻),「アモーレ」则来源于意大利语“amore”(爱人)等,诸如此类的新概念词汇,是现代日本语言文化的得以保持与时俱进和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最后,就中日关系而言,在中日文化频繁的交流与碰撞中,流行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媒介,也是两国语言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的推动力。日语中,汉语词汇居多,而绝大部分汉语词汇是于古代的中


日交流中从中国引进且使用至今的。与之相应,曾在现代中国年轻群体中风靡一时的“卡哇伊”(かわいい)、“宅男宅女”(お宅)、“赛高”(最高さいこう)等词汇,均来源于日语。可见,中日语言文化可以在流行语的交流中进行彼此补充,如此交流,亦符合新时代世界文化发展进步对于文化多样化的需求,为促进国家间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对于文化差异的相互理解提供了典范。

诚然,一个时期的流行语得以存在的时长可谓短暂,当新的流行出现时,旧的流行即存在被替代的可能。但是,流行语所记录的真实事件及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却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为社会历史中思想文化的回顾提供重要参考。而更重要的是,日语流行语的日新月异,使日语具有了更多的可持续发展性,使日本语言文化在新时代依旧大放异彩,熠熠生辉。总而言之,对于日本国家和国民而言,流行语无疑是语言文化丰富的体现,是时代思想变化记录的载体,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推动力。而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从流行语中,我们能从多方面了解到日本国度文化的独特优势,深究日本流行语,不失为窥探日本语言文化、了解善于吸收创造和具有敏感语言神经、卓越造词能力的日本人的可行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梁蕊.日语流行语与年轻人心理的探究.日语知识,2012(4).

[2]李洁.日语流行语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A].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3).

[3]谢彩虹.浅析日本流行语[J].长沙大学学报,2010(1).

[4]张素文.互联网文化视域下日汉翻译归异研究[A].学科探索,2018(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12982268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