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楷书特征

2022-11-17 10:1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褚遂良楷书特征》,欢迎阅读!
遂良,楷书,特征

褚遂良楷书的基本特征



褚遂良,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或四年(596--658659)。钱塘人(浙江杭州)。字登善,因封河南公,后世亦称褚河南。唐初名臣,初唐四大书家之一。为人刚正,维护礼法,因谏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而死。其书法宗二王学欧虞,别开生面,影响很大。后世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传世墨迹有《大字阴符经》,《倪宽赞》;碑贴有《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近年来,褚书被推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其墨迹和《雁塔圣教序》最受推崇。

本文以《雁塔圣教序》为例粗略地谈一下褚书的基本艺术特征。

,《雁塔圣教序碑》的基本情况

为表彰玄奘西天取经和翻译佛经的重大功绩,弘扬佛法,唐太宗专门为玄奘翻译的佛经做序,是为《雁塔圣教序》。太子李治又为之作记。这两篇文章在唐高宗永微四年(653)有褚遂良书丹,万方韶刻石,嵌于大雁塔的左右两侧。序文二十二,行四十二字;记二十行,行四十字。

《雁塔圣教序》系褚随良五十七岁时奉敕所书,集中体现了褚书的艺术特征,对书法界的影响极大。此碑一出,褚书成为一时风尚。千百年来,对褚书《圣教序》的评述甚多,观点各异。清杨宾在其《大瓢偶记》中说:“褚登善初师虞文懿,晚造幼军,得其媚趣。评者况之…瑶台青锁,(?)映春林,婵娟美女不胜罗绮。?此专言其媚也。余谓登善本领全在瘦劲。瘦劲之极,而生媚焉。”清王澍在他的《竹云题跋》〉中写道“其笔法瘦劲如铁线绾成,所谓…性其有之,是以似之?。评者但以轻弱相拟,非知褚公老也。”近十几年来,随着书法创新的迫切需要,褚书字势灵动,法显露,易识易懂易学的特点日益凸现,使其焕发了生机,人们摆脱了“先学欧,再学柳”的程式,把目光转向了褚氏楷书,涌现了一批通过学褚走上书法道路的书坛中青年。


,褚书的笔法特征

褚书用笔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是逆入平出。褚书的很多点画都是逆锋入笔,注锋收笔,颇有隶书笔意。清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说:“河南少时专师虞永兴,老来融释脱落直入汉室,故疏瘦劲练,一缕锐入。”褚氏间或以拖笔代替藏锋,以笔直接入纸,加以拧转,形成了独特的褚书风貌,然此种笔法多用在笔画雷同或留空较大的地方,当为其一大创新。

二是提按拧转变化丰富,线条S型线性明显。薛养贤曾说:“我的笔没有一笔是直的”。读了褚书你会学得,这不是薛氏的发明独创,褚氏当是此中先贤。褚书的每一个笔划都包含着丰富的提按使转动作,仔细观察他写的《寻》《神》褚字的长笔画,你的印象会更深。

三是点画之间呼应紧密,绝少雷同。褚书点画之间的呼应是明显的,留下了很多“蛛丝马迹”,不像欧颜柳那样的内敛。这也可以说是褚氏学王逸少的具体表现,临《圣教序》参以《集王圣教》,会更有利于学习褚书灵动的笔法。

褚书因其使用一分笔而显得笔画较细,又由于其过人的用锋功夫,使得笔画如“铁线绾成”,体现了其“瘦硬通神”的特点,但其灵活飞舞的笔法,较细的线条,使他具有了“媚”的特征。

,褚书的字法特征

褚书结字总的特征是左低右高,宽博舒展。具体方法有三点:

一是随字而安,宜长则长,宜宽则宽,不刻意做作。如“蠢”字虽是两面个连写,也没有做压缩,“十”字几乎从未将竖拉长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17fad7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