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方言现状及特点分析

2022-04-25 13:5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苍南方言现状及特点分析》,欢迎阅读!
苍南,方言,现状,特点,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苍南方言现状及特点分析

作者:陈庆泛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8

方言承载着族群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文化信息,方言词语记录了地方民俗风物,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地域文化历史,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地方戏剧、曲艺、民歌等民间艺术,以方言表现艺术形式。如不用方言演唱,这些民间艺术就失去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魅力。可以说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缩影、灵魂,是窥视地域文化的一道门。苍南方言较多,特色鲜明,向来为语言、民俗、历史等专家学者所关注。 一、苍南方言种类与现状

苍南是个多方言的地方,方言十分复杂,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然有瓯语、浙南闽语、蛮话、金乡话、畲话等五种差异很大的方言。为了便于交际交流,一些人不得不学习多种方言,这样便形成了双方言甚至多方言区,为人类语言界一大奇观。

1. 瓯语。瓯语即通常所讲的温州话,为吴语的一个分支,是苍南地区一种重要的方言。温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博士丁治民教授认为,它约在东晋永嘉之乱后逐渐形成。苍南瓯语主要分布在苍南东北部,以龙港镇、宜山镇为代表。讲温州话人数略少于苍南总人口的五分之一,龙港镇、宜山镇大部分村居讲瓯语,灵溪镇、钱库镇、马站镇蒲城、桥墩镇天井也有一些村庄讲瓯语。其中蒲门话被普遍认为是吴语区中的瓯语支系,它与老宜山范围为代表的苍南瓯语有着较大差别,只限于蒲门城内那部分人沟通交流。

2.浙南闽语。苍南闽语常被称为福建话,属于闽语中的浙南闽南语,讲话人群大抵是明末清初福建泉州、漳州的移民后代。闽南语随移民传入苍南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当地方言,特别是瓯语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苍南闽语,与福建南部的闽南语已有很大的差异。相对来说,苍南闽语更接近闽台片闽南语。人群主要分布在苍南中、西、南部,灵溪、藻溪、桥墩、矾山、赤溪、马站、金乡、钱库等乡镇大部分地区,约占全县总人口一半多。 3. 蛮话。蛮话是苍南的一种土话,被刘绍宽等地方志学者认为是苍南土著语。蛮话受瓯语影响较大,特别是语音系统基本上向瓯语靠拢。苍南藉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温端政研究员研究发现,苍南江南片一半讲蛮话的几大姓氏都是从闽东、闽南移民而来的后裔,从蛮话来源和特点上分析,是闽东话被数量占优势的当地土著语言同化的结果。苍南讲蛮话的人群主要分布在苍南东部沿海地区,江南片的钱库、金乡、龙港等乡镇,约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金乡话。明嘉靖年间,朝廷在金乡设立军事卫所,迁出原来城内的全部居民,改驻明朝军队。这支部队多为戚家军中浙北籍军士组成,使用北部吴语的方言。后守军全部在当地解甲归田,所以历经数百年后,金乡城内居民使用的语言仍保持有北部吴语(即吴语太湖片)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2af85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