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中之古文小议

2022-09-04 04:1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说文》中之古文小议》,欢迎阅读!
小议,古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说文》中之古文小议

作者:王兰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38

摘要:《说文解字》中的古文是什么文字,来源如何,具体数目有多少,这些问题历经几代学者研究讨论,众说纷纭。本文在综述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说文解字》中的古文是一种简帛文字,是先秦以前简册文字的转抄材料,来源于以孔子壁中书为主的一类古文经。 关键词:说文;古文;简帛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96-02

古文这个概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理解。我们称殷周古文晚周古文等,是指与隶书相对的广义古文,即今天所说的古文字;狭义古文则指以《说文》古文为主,包括其他诸如三体石经古文、《汗简》、《古文四声韵》所引古文等转抄于战国文字资料的字体。本文下面所谈的古文是指狭义古文。据许慎《说文o叙》所记,《说文》古文有三大来源:孔子壁中书、张苍所献《春秋左氏传》及当时所见古彝器铭文。景武之际,鲁恭王坏孔子宅,从墙壁中发现大批竹简文字,包括《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儒家典籍,后称壁中书,此为《说文》古文主要来源。另有北平侯张苍所献《春秋左氏传》,河间献王所得《书》、《周官》、《礼》、《孟子》、《老子》,杜林所得《古文尚书》漆书一卷等,这些来自民间的简册亦是《说文》古文来源之一。王国维认为:其全书中正字及重文中之古文,当无出壁中书及《春秋左氏传》以外者,即有数字不见于经文,亦当在逸经中,或因古今经字有异同之故。”[1]其所谓逸经,当为《说文》古文另一来源。《说文》古文异体颇多,彼此差异颇大,有时同一偏旁存在多种写法,一时一地的古文写本虽有异体出现,但其殊别不应如比之甚,这说明《说文》古文来源非一。古文经学家相信壁中书出于孔子手书,《春秋左氏传》出于左丘明手书,并认为其为早于春秋的字体,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王国维在《所谓古文说》中指出:无论壁中所出与张苍所献,未必为孔子及丘明手书,即其文字亦当为战国文字,而非孔子及丘明之文字。”[2]要判定《说文》古文的性质,最好将其与已知的字体进行比较,看它究竟与哪种字体相符。清末陈介祺据周末古器铭文与《说文》古文比较,发现二者形体相似,认为孔壁古文是周末人所传。后来,王国维作《桐乡徐氏印谱序》,取六国兵器、陶器、玺印、货币文字与《说文》古文比照,证明它们同出一系,均为六国通行文字,并指出:魏石经及《说文解字》所出之壁中古文亦为当时齐鲁间书。此后,孙海波《中国文字学》说:余尝取《说文》古文,以与商周六国文字相比较,得字七十有九,其合於商周也四分之一,其合於六国也四分之三,则知汉代所谓古文,即六国文字。

这个问题历经几代人研究,现在仍未有明确论断。何琳仪先生在《战国文字通论》中提出:以现代文字学的眼光看,壁中书属齐鲁系竹简(或以为属楚系竹简),西晋发现的汲冢竹书属三晋系竹简,都是以战国流行的六国古文书写的典籍。建国后新发现的大批楚简与它们应是同时代的产物,而大量出土的战国文字资料也应是它们的一家眷属。”[3]杨泽生先生也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b345fbe0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